目送读后感
【一】
用智慧讲故事的人常能博得掌声,用幽默讲故事的人常能博得笑声,用心讲故事的人常能说到人心里去,而用人生讲故事的人得到的常是一片沉默。在看完《目送》后,我觉得终于又听到有人用人生讲故事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书的腰封上摘录的一段文字,相信你会和我一样在看到这简单忧伤的文字后便放不下它了。书的扉页是印有一句话的白纸,写着: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我却觉得这更像是写给龙应台自己的一本书,全书73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进,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创作的过程即是回忆、追溯、反省、思考。
正像书中所说,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坎只能一个人过。虽然能感受到作者的丧父之痛,但客观地说,50岁时才经历这“人生基础课程”,已然是一种幸福了。岁月或者说时间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你很难说它到底影响了你什么,但却总能在某个瞬间让你唏嘘不已,而那时常常已成了遗憾或是永恒。正如今年春晚上小虎队的重聚,大家都戏称“小虎”都变成了“老虎”,但还是阻挡不了在岁月匆匆前的泪流满面。岁月于亲人更是如此,每天的朝夕相处、磕磕绊绊,你不曾发现那个让你骑在脖子上看花灯的人已经在你的肩膀下了,那个整天说你东西乱放的人总也记不得自己的眼镜放哪儿了,那我们要何时才发现?何时才懂得珍惜!若不是在车站的一次回眸,那个伛偻的背影还要操劳多少年才能得到怜惜和疼爱,感恩和照顾?
《目送》中的龙应台是让我惊喜的,不是一个政治家、评论家,只是一个女儿、一个母亲的身份而已。那些和父母、儿子相处的画面交错出现,却有着一脉相承的感动和淡淡的忧伤,让人觉得几千年来每一个家庭中的喜怒哀乐不过是无限循环。
《目送》中,龙应台引用了王阳明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正是我看完全书的感受。
【二】
在将《目送》读完第二遍以后,我想:可以下笔写点什么了。
一直很喜欢龙应台的文字,不乏理性范儿的同时,骨子里却怀着一位母亲深深的情愫。于她的文字里,我看到了许多以前我已经隐隐约约嗅到的、感觉到的一种感情。我不否认,有关于我和母亲。之所以她的文字能够让我产生如此的共鸣,我想过: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有来由的。与我的经历有关,多说无益,不偏题,回到正文。
大家对于“目送”这个题目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那篇文章,不置可否的是,我一开始也是冲着这才去读这本书的。然而,我想说的是:目送,不仅仅是目送。
娓娓道来,是龙应台文章常见的开头方式,无华丽的辞藻,无过多的开场白,或许是一个小故事,或许是一个小场景,又或许只是一个小旧物勾起的一段小回忆,看似平铺直叙的文风不知不觉把你拉进她所要表达的主题里。有时候,往往,到最后一段,最后一个句子,你方才知道:哦!原来你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而往往更多的时候,是以景结情。是景,却不单单是景,里面杂糅着的良苦用心,若是对全文不理解,还真看不出是妙笔。
不得不说,她的边叙边议,还顺带描景的笔触,让我真心欢喜。好吧,我承认,这种“略文艺”路线彻底打败我了。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我,透过龙应台的笔,触碰到的,是我对母亲的理解。她的立场也许和我妈是相同,我想:我和她的儿子之间确实是有许多共通之处的。处在一个孩子的母亲和一位母亲的女儿,这两个角色之间的她,仿佛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未来的自己与曾经的自己在她的面前交织,那份心境,寥寥几笔,欲说还休,她懂,在文字里,我懂,在心里。
不仅仅是亲情,书里还提到了诸如“政治”、“价值观”、“人道主义”等问题的文章,理是肯定内在的,但是具体结合了台湾独特的历史文化作为依据,那么就更加具有了说服力。
特别推荐《Sophistication》这篇文章,Sophistication意为:复杂;诡辩;老于世故;有教养。具体翻译为什么题目,我不敢妄下结论,怕与主题不符。但是其中提到的一个:都会品味。让我耳目一新。事实上,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词。这个词,最初源于《小时代》电影版的大卖,一开始我很讨厌这部电影,我觉得就是浮夸。后来我听见郭敬明说:我要的就是这种氛围,这种效果。于是,我仔细想了想,是不是现在真的有一种文化是这样子的?只是我没看清而已,或者说我没理解,他没表达清楚。
我想:我找到了。不,是龙应台找到了。这就是都市品味,于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生活节奏里显露无疑。只是郭敬明没表达的透彻而已。
她的笔触,柔的时候,如浴春光,叫人心生暖意;刚的时候,如针刺骨,叫人醍醐灌顶。有星辰凝望的深沉,有月色满怀的温情,有柔情蜜意的相思,有千军万马的磅礴,好,真好。
凌晨时分,于宿舍床上,我不想为我的大学留下点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总要留下点什么,或多或少。
笔记本的光,隐隐约约,窗外无月色,寂静无声。
【三】
当一片枯叶,从树上飘落,我知道它的一生就此结束;当一朵野花,随风掉落,我知道短暂的一生需要珍惜,人生匆匆忙忙,若停下步来,只能目送时光……
其实刚刚翻开这本书,本以为是长篇大论的故事,细细品读起来,原来是这是一本记录她生活点滴的散文。在这本书中,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采访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亲切;记录了她做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人在世间万物面前所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伤痛。
随着作者的写作旅程,我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最为让我触动的是作者与母亲的情谊。
有时候很厌烦妈妈的唠叨,总让别人感觉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就有时候对妈妈大声抱怨几句,可是现在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我和父母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对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父母的每一个行为,都在用行动来告诉你,他们是爱你的,我们应当珍惜,而不是抱怨。
我手捧着这本好似重达千斤的书,从头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觉——仿佛一个饱满欲滴的石榴果,轻轻挤一挤,眼泪就要往下掉了。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这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就好似清晨的露水掉落在花瓣上,散发着清香,弥漫着向我们扑来。
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四】
本人近年来没有读纸质书籍习惯,10多年来没有沉下心来完整读过一本书,常常只是网上阅读不知算不算读书范畴,更无任何读书笔记。记忆中还是1994年在广东东莞打工期间,有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喜爱三毛,三毛的大部分著作他都收集到,我那时处于流浪时期,业余有大把时间,对于喜欢流浪的三毛的文字和故事到了崇拜的地步,用今天的话说是三毛的粉丝,所以在东莞宿舍里,在楼外大排档煲仔饭烧鹅粉的气息中,把朋友的书借来,把三毛的全部著作贪婪读了一遍。梦想有朝一日《万水千山都走遍》,走进撒哈拉去追寻三毛的足迹。
不读书没文化的我,今天静心读了一本书,一是着这本书是女儿花39元买的,女儿最近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好书,床头一大叠还没有时间读,也不知道她买来有没有时间读,现在的书价很贵,买来不读有点可惜。龙应台这本《目送》,装饰精美,纸张优质,字数不多,每篇小文都配有整张图片,全书被插图占去一半,信息量非常少,8小时不到就通读完。虽然是名人著作,从生活实用的角度和通货膨胀肉价飙升的危机来说,不划算,有钱阶层也会掂量一下,不一定会非常慷慨买,除非是极爱书的书虫,宁可少吃一顿,也愿要本好书;二是今天周日整天下雨,雨还很大,自前几天入梅,还未走出梅雨之际,走不出发洪水周期(果然第二日6。20即爆发1955年以来最大的洪灾,全城主要街道被水淹,直升飞机来了航拍,这个城市成了各网站和CCTV的头条),家外大雨连绵,家内非常安静,安静地听到屋外雨滴“噼哩啪啦”砸落的声音。无法出门,只好捧本书读,以度无聊,很少读书的人,不会坐在书桌前,拉开窗帘,泡杯绿茶,点支香烟,慢慢阅读,读出一份雅致。我家空间虽大书桌没有,我不喜欢喝茶也不会抽烟,家里更没有藏书,床头《知音》《家庭》杂志倒有几本,那是老婆的读物www.name2012.com,我不是个有文化素养的人。我捧本书,靠在沙发上,搁起赤脚,怎么舒服怎么躺,带着老花眼镜,在龙应台的文字里徜徉一天,把8小时的2万8千多秒时光,换来了龙作家的几万个字,不知合不合算。看完一本书,认识一个人,扰乱我一天悠闲淡定的心情。
龙应台,台湾名女,多少有点耳闻,她的才华,她的文字,她的灵秀,她这颗文坛之星,我等无名草根之辈,只有隔着辽阔大海遥遥仰望,即使她经常穿梭在香港、大陆,我也无缘无幸见真容。
今天读《目送》,我读不懂它的写作技巧,读不懂它的独特文风,只读它的淡淡叙述和看似平常的故事。此读,俗话说开卷有益,读出了我的感动,读进了龙应台的内心世界和冷静情感,似乎有点读懂了生活,读懂她,喜爱她,喜爱她的文字。
《目送》72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生死离别,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目送》一文,写作为母亲的龙应台送儿子去上小学,一次次看见儿子的背影消失在远处,儿子并不回头,并不知道母亲深情的目光,一直在注视和目送着他。
在写父亲的逝:父亲16岁当兵,离家离开大陆去台湾,海峡隔离,70年后叶落归根骨灰葬回湖南故土,按湘楚衡东、乡规、族规和习俗,子女不能亲手埋父母,但龙应台甘愿受破规指责和误解,不想失去最后一次接触父亲的机会,不要任何人代劳,一定要亲手埋了父亲。看到这里,我为作者的父女情深、血脉难断感动得眼圈湿润,心潮起伏,欷嘘不已,合卷沉思。
写母亲老:80岁的母亲有些老年痴呆症状,可爱起来象小孩,有一天递个画着裸体妖娆女人的精美盒子“仙桃丸”给50岁的她,说她那里(胸)太平了,要她吃,她脱口想骂母亲神经病,转而幽默母亲一把:“那你也吃这个呀!”,化解了对母亲的不良情绪,转而对年老母亲不正常行为的理解。
写自己的知识盲点:龙应台是个知识丰富,阅历渊博的人,但也有知识盲点,知识盲点每个人都会有。有一次,她去探望一位长辈,见他很疲惫,长辈说是“前列腺肥大”的的苦恼。随后她去咖啡馆见同性好友,女性好友同样说她看起来很疲惫,她不假思索的回答“可能是前列腺肥大吧”,女友等了好久不见她解释和象是开玩笑,说:“女性没有前列腺”,她把前列腺误认为与甲状腺差不多,并且不知前列腺的位置,此刻女友解释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闹大笑话了,而此笑话之后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看到这里,我笑翻了,看到了这位女大作家的可爱之处。
《目送》最深刻、经典、回味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五】
读过不少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如《野火集》,特别是当中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进而也就将龙女士想象为鲁迅先生一样的金刚怒目之士。其实就像鲁迅先生亦是一位自认“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慈父一样,龙应台也是一位温婉可人的孝女和柔情绵绵的慈母《孩子,你慢慢来》——人是多面的,与“侠骨”伴生,又不失一腔“柔肠”。
假期去书店看见排行榜上赫然有一本青绿色的《目送》,令我惊讶不已,原以为排行榜上,要不就是郭敬明韩寒这样的80后,要不就是《求医不如求己》这样的保健书,再不就是金融危机下一系列关于经济的书,现在居然有一本散文集,接着好奇心,把它拿下来,捧在手里,细细的读起来。腰封上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全书的主旨所在,看完这句话,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个酷爱旅游,也是很有名的作家,经常离开家,每次走之前,他的老母亲都会帮他收拾行李,我还清晰记得,他写道:“每次我走的时候,母亲总要为我收拾行李,尽管,我已经年过四十,可是母亲坚持要帮我做,每次拿的东西她总要掂量再三,拿多了怕走路的时候沉,拿少了又怕不够用„„”然而当这位游子再一次离开家的时候不经意的回眸,发现自己的父母,姑姑还在窗台上守望,他才知道原来每一次他走的时候亲人都是这样目送他走的,一转眼,流年,在窗台上守望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个老母亲,这不正和龙应台写得很像么?
全书一共分成3部分,我只有幸拜读了第一部分: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但也感触颇深。我看过一些龙应台的简介,了解到2004年,龙应台的父亲逝世,在他去世前,五十多岁的龙应台
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她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在我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的人际变化,可是我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父亲的过世,就是我上的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的人生事件。”而之后的母亲的失忆,孩子的独立,友人的悲伤,同学的时过境迁,也是龙应台不断的经历人生事件。她发现,自己不会煮饭,不知道蔬菜的价格,直到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这方面的低能。也正因为慢慢的经历了这么多,她才开始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学会了自己,独立,感叹道:“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美,只能一个人过。有
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同时,这本书也体现着一种物是人非之美。自己挚爱的孩子,小的时候去幼儿园,怯怯的,在入院的时候回过头,目光与自己的久久的交汇;长大后,送他去国外读书,走过安检的时候,只是在海关窗口匆匆停留,又匆匆的离开,始终没有回头,连匆匆的一瞥也没有。自己的母亲,本也是家中捧在手心的大小姐,成了母亲之后,柴米油盐一肩挑,把自己变成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的CEO,只是没人给薪水。母亲老了之后,失忆了,像个孩子一样不停的在问:你是谁?是我的女儿么?你和我的女儿很像。你不是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呢?终究,当初那个叱咤风云的母亲,变成了乖乖听孩子话的母亲。而作者,也在着不断的变化之中成长着,成长着。
有人把这部书评为二十一世纪的《背影》,我完全同意。这部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进了悲欢离合,让那个每个人都产生内心的共鸣,
让每个人都有所感悟。
最后用一书中的一句话作结:“再多的遗憾都只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的和解。”
【六】
20年前,女作家龙应台擎着一把“野火”闯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毫不留情的言者,一个冷峻的批判者,一个咄咄逼人的斗士。而生死笔记《目送》的出版,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中的她。和天下所有的女人一样,龙应台是女儿,是妻子,也是母亲,有温柔,也有深情,乃至脆弱。她的生活充满了喜与悲。
温柔的母亲龙应台害怕赢了官却输了孩子,2003年,连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要求龙应台再做一届“文化局长”。但龙应台却坚决辞职,重归学者、作家生活。她说那时候忽然有种感觉,“很怕赢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是需要陪伴的,可惜那时候她亲爱的儿子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青年了,他从心里似乎已经对身为母亲的龙应台感到反感。就连幼子菲利普也认为她该继续为社会效力时,龙应台毅然决定离开政府部门,去香港一所大学当一名客座教授。离开台湾,龙应台说是为了重拾属于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她要重新认识两个快长大成人的儿子。这两个14岁和18岁的孩子已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了。
《目送》记录了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写下了失败的脆弱,失落和放手,缠绵的不舍与绝然的虚无。她笔下的“生死”犹如烛光冷照山壁,给人留下无限的感伤。她的心中,该是多么的孤独啊!可她依然坦然,时不时拿自我和灵魂对话:“不是没有孤独寂寞的时候,但是,如果没有好的伴,那还不如寂寞呢。”她说。
在经历了生活的起起伏伏后,龙应台慢慢变得温情。她越来越喜欢把父母挂在嘴上;她也终于慢慢地了解,“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看到这也顿然明白了,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目送啊!
龙应台有太多的标签:作家,思想家,社会批评家,学者,教授。这个中国的台湾女子,既彪悍,又温柔,且怀有远大抱负。完成《目送》的她宛如步入了宋代,风轻云淡,重重沧桑在脸上,遮不住。“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可见她是一个多么坚强勇敢的女性啊!
她的品格,是一般人学不来的,她心中的苦涩和孤独,是我们平常人很那体会的。
《目送》让我走进龙应台的世界,让我看到一个柔中带刚的勇敢女性,一种也许自己一辈子也不会有的苦乐生活……
评改意见:
亲爱的,有没有觉得,好书会教会你怎么去写作,怎么去表达。
此篇读后感,脱去了你此前心灵的闭塞,道出了一个读者对《目送》应有的共鸣。
文章不再需要怎么改,个别的字句或是漏了字,或稍有重复,我给你直接用蓝色字迹调整了。
写得很好!多读好书,好书会使你的心灵更充盈。
【七】
早就曾听说过“龙应台”这个响亮的名字,而她笔下的文字也使这个有着细腻心思和温暖笔触的女作家,从此对我不再陌生。所以当《目送》一书映入眼帘时,草绿色的封面带着初夏的气息拂过心头。
我诧异作者笔下的十七岁:自信、沉稳,带着这个年龄不应有的冷静;我不解作者笔下的寂寞:是一个人的孤独,还是心灵的空虚?我感动作者笔下的牵挂:再小的举动也藏不住那一心一意的想念。而作者笔下的幸福,最真实。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细细一想,谁的生活需要时刻恐惧,提心吊胆?不停逃亡的囚犯,还是身患绝症的病人?不,即使是他们,也能找到喘气的理由。那么,人人有拥有过幸福吗?也许正是如此。幸福轻轻踮着脚尖,从每一个人的身边走过。有些人被满满的幸福包围着,有些人在静静地地等待着。至于那些哭丧着脸,满世界地寻找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的人,只是忽略了——幸福,不需要寻找。或许哪天你一低头,就会撞见。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塞满了大大小小的恐惧:早晨醒来,担心上学迟到;上街买菜,怀疑食品安全;公交车上,提防小偷下手……而当我们早晨醒来,可以细细聆听小鸟的歌唱,感受崭新的阳光;上街买菜,可以慢慢挑选新鲜的蔬果,做出可口的佳肴;公交车上,可以渐渐放下一身疲惫,欣赏沿途风光的时候,便是幸福的。这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幸福。
幸福不是一辈子,而是一瞬间。
那么,把作者的话改成“幸福就是,那些生活中不必恐惧的瞬间”,是不是更好?
我还喜欢作者笔下那个慢的境界。书里有个故事说贵州人无所事事,整天蹲在田埂上看田;而欧洲人即使很忙每天早晨也坚持慢跑。前者是悠闲,还是懒惰?后者是勤奋,还是没事找事?我只能说,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而我向往的,是慢的境界。从喧嚣浮华的城市生活中脱离出来,放慢每一个脚步,放下每一个负担,用心感受身边的一草一木。
放慢生活的节奏,并不是从此停滞不前。我觉得这更像一场越野,如果中途不停下来加油,那么再多的力量也会耗光。
慢的境界,也是一种幸福。
【八】
雨一直在下,我的思绪也随着雨丝漫天飞舞,在这样的时节,这样的雨天,好像最适合听着音乐读一本好书,于是我和着轻音乐在网上漫步,不经意间又一次看到了龙应台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最初映入我眼帘的时候我觉得它应该与女人无关!
但是当她的作品引领我细细品味时,我才知道她是一位来自台湾的女作家,她的文字像涓涓细流般,静静的流淌。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深入读者的心灵,她的文字平实却有着深深的寓意。似是和一位故交娓娓的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今天我是第二次读《目送》了,确切的说是第一次认真的读,这是一篇读后让我有些酸楚和失落的文章,龙应台在文章里的每一种感觉都撕扯着我的心,让我感同身受。
《目送》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
当我读到“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时,我的心有种难以言喻的痛楚!当读到“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一个人听音乐。”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对我们是如此的排斥与冷漠!
于是“我慢慢、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任谁看到这样的文字,都不免在心里发出一个共鸣的震颤,这让我想起现实中的自己,现在我们总在抱怨孩子粘人,总希望能让自己多一点自由的空间,少一点孩子的纠缠,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想要跟她们亲近都将成为一种奢望了。
我们的现在就是孩子的将来,今天上午我还在跟表妹埋怨老妈太过唠叨,我都三十好几了还管三管四的。从上学到工作再到成家,我不知道留给了母亲多少落寞,我每次都匆匆的离家,留给父母的只有背影!当车轮启动我目视前方,完全忽略了身后那深情的目光!每一次离家,母亲都会把我送到车上,帮我找好座位,而我却只留下淡淡的一句:“妈,你快回去吧”,但每次妈妈都会固执的等到车子启动,直到我完全脱离她的视线……
感谢龙应台的这篇散文,是她让我读懂了老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是她让我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应该怎样去对待我的亲人,爱人和孩子!怎样让我们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