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读后感
【一】
第一次读郭敬明的书,可以说……是感触良多吧。好久以前就知道有郭敬明这么个人,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五花八门啊。不过,别人说的,那都是别人的想法,我倒是想亲自见识一下郭敬明到底是何方神圣啊。于是,上周周末去逛书店时,就顺便买了本《小时代1。0》。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个人是认为……他的文笔实在是细腻,如果之前不知道这文章是他写的,我甚至会以为是个是哪个饱经风霜的大姐写的……(好吧郭敬明的粉丝们你们别拿臭鸡蛋打我)不过不得不说,他的逻辑思维真是强大,这一段没说完,马上就切换镜头,之后又不知道在哪个诡异的地方接上……不过,这种手法倒是不得不叫人认真去看,不然漏了哪个情节,都会导致整本书都看不懂……总之,我觉得《小时代》这部作品真的是强大的,是经典的,是真正能让人认真去读的。
至少这部作品,是让郭敬明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当然,可以用来形容这部作品的形容词还有很多,不过让我来形容,我会用:虚伪的真实。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大家怎么理解都可以,因为这部作品,会给每个人都留下不同的印象。至于郭敬明的风格,我认为是:新潮时尚而又不失谨慎,既有前卫的叙事手法,又有传统文学风格的结晶。
【二】
据说,郭敬明在年轻读者里有很高的人气,所以我才读了郭敬明(我直接用五笔打出yaje四笔,五笔框内马上出现“郭敬明”的词条,可见他的人气有多高)。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一个邪恶的作家。不,我懒得用“作家”来称呼郭敬明,因为“作家”的文字里,应该包含着起码的社会性和文学性,而郭敬明的文字里,没有这些,只有邪恶。
此时的郭敬明,倚靠在《郭敬明全集》的封面上,和他所有作品里的主人公或者边缘人物一样,穿着白色的衬衣,头发放荡不羁的有的卷着有的垂着有的硬挺着,苍白瘦削的脸庞是那样的尖刻单薄,呈现出刀削般锐利的线条。至于他的眼睛,他塑造的几乎所有男性形象,都具有和他一样的阴冷目光。也许,他天生阴冷,也许他故意摆酷。他整个的外在造型,让人觉得他内心的逼仄。
所有的作家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的个性也应该被我们尊重,所以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作家文字都具有慈悲的潜质,是的,我们不能。但象郭敬明这样用一贯变态的文字纠缠出故事,还是超出了我们的宽容界限。所以,他的确不能被称为“作家”。
这本全集,包含了郭敬明的四部作品——《爵迹》、《小时代》、《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
《爵迹》是魔幻小说,所以郭敬明在这里胡编乱造,不管怎么不符合生活逻辑、思维逻辑、文学逻辑甚至任何逻辑,都可以用“魔幻”两个字来掩盖住他所有的荒唐。但它的血腥味道,还是令人作呕。在《爵迹》里,没有文学手法、没有丰富的情节、没有深刻的思想,所以只好用“血腥”来吸引读者的眼球,郭敬明将“没有最恐怖,只有更恐怖”作为《爵迹》挣够人民币的主打宗旨。
另外的三部当代小说,其共同的特点人物的命运都非常悲惨,惨到非死即疯,让人怀疑上帝造人时怪戾的暴脾气。
《小时代》的篇幅最长,就说说它吧。这里的人物们,90%以上是豪门子弟,主人公是高端豪门子弟,豪得都快要上天了;即使非豪门的几个女孩子,最后也都成豪华的白领了。硬着头皮读完了三卷《小时代》,才基本知道了郭敬明的写作目的:
首先,告诉读者,他郭敬明是懂一些英文的,特别是一些世界顶级奢侈品的英文名字。这些英文名字,在一页一页的发黑的纸张里走马灯似的乱转,把人转得眼花缭乱。得了,郭敬明,知道你很有钱了,使用的都是顶级名牌了。你的卖弄和炫耀,足够了。
其次,告诉读者,他郭敬明知道许多另类的东西。比如同性恋,比如吸毒,比如多角恋,比如性特别是滥性……郭敬明,的确是一个渊博的写手。
其次,告诉读者,他郭敬明心理有多残忍。在《小时代》里,癌症与死亡交替。比如女一号顾里,得了子宫癌,男若干号崇光胃癌死了后来又活了,这两个人物最终没有被郭敬明弄死,算是姓郭的最手软的一次;顾延胜突然坐在防弹车里被一根不知哪儿飞进来的钢筋穿死了,宫勋突然暴病了。好吧,这俩不得不死,因为不死,后面的情节就编不下来了,死了就死了吧;但是南湘的母亲,没招惹谁,也在吸毒、挨饿之后,终于死了。她的死,对于推动后面的情节,其实一点儿用也没有。但郭敬明不允许自己的一部小说里,只有一个人死,必须凑够死数。
到了《小时代》的第三部,终于该死的也死完了,该见阳光的误会也见阳光了,该明媚一点儿了吧,也只有读到第三部的结尾的时候,读者的心才稍稍暖和了一点点,但结尾又莫名其妙的,林萧好好的又“歇斯底里”了。
又想到了《梦里花落知多少》,不要以为只是和题目一样的简短的伤感,不是的。主人公们,一个被强奸了,一个又当鸡头又贩毒的被关了,一个最无辜的男孩子,也疯了……
最后说《悲伤逆流成河》,悲伤的气息更加浓了。写的是一些花季少男少女的恋爱、勾心斗角。最先死的,是女一号的妈妈,是一个最底层的性出卖者,忽然就摔死了;第二个死的是男一号的女朋友,因为误会而割腕了;第三个死的是女一号,在继堕胎、被殴打、大出血、被误会之后,也跳楼了;第四个死的才正式轮到了男一号,那个长相好、人缘好、成绩好、品德好、家境好、总之没有哪一样不好就是命不好的齐铭,在该死的都死了之后,也把门窗捂紧了之后放了煤气……
我知道许多人喜欢写悲剧。比如我最崇敬的鲁迅先生,他喜欢把“最美的东西打碎了给人看”,他的文字里也一片黑暗,但是,先生却用他的黑暗照亮了我们的黑暗;即使和郭敬明同代的韩寒,文字里也充满了尖酸刻薄,但即便从他哪怕明显偏激的冷讽热嘲里,也能感觉出他真诚的指向公平和希望……
但是郭敬明的文字,看不到谁对也看不到谁错,只有扭曲的悲惨;没有正义甚至也没有邪恶,只有令人作呕的压抑。
也许,他就是凭借这些,赤裸裸的指向人民币。
这就是我看到的郭敬明。
【三】
我用了两天半的时间,看完了《小时代》。
2月22日00:17的时候,合上了《小时代3。0刺金时代》。
眼前仿佛依稀的能看到那场大火。那么多的朋友,经过种种矛盾终于冰释前嫌的时候,这场火,把一切都毁了。
这两天,我看着书中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他们的爱爱与恨,他们互相的关怀,以及吵架时的愤怒。不管经历多少事,他们之间始终有一根线在维系着。而那根线,就叫做友谊,叫做爱。
书中的内容不需要我多说。因为看过的人,会觉得我在说废话浪费时间,好奇心强的人会到百度搜索有关介绍,而从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我简单粗略的几句话,也一定吸引不了他们的眼球。
我终于发现了,大概除了郭敬明,没有人可以狠到这种程度。
他让每个人物都尽情地去爱去恨,他让我们每个读者都随着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他让我们像捧着至宝一样对他的书爱不释手。可是却无一例外的,结局不是死亡就是离别。
那些鲜活的生命,终于被他扼杀。
我忍不住,想要轻轻责怪,郭敬明怎么可以这么狠心?
其实我并不是疯狂的四迷,只能说是随波逐流,跟着别人的脚步走。身边的人都在看《小时代》,我也想看看郭敬明究竟有何本领抓住读者的心。于是凭借着借书的优势,也在三天之内将三本小时代看完了。
我的心里,有一个意识在对我说,你看郭敬明写的东西,简直就是浪费时间,那三本小时代,就是赤裸裸的拜金主义。除了满脸泪水,能带给你什么?看你颓废的样子,根本就是被毒害的不浅。
可是另一个声音在告诉我,郭敬明这么红肯定有一定的理由,他的文学功底真的很好,人物刻画的很形象,细节、语言描写的很生动,而且那种种困难,更是有催人泪下的作用。多看看,多学学,是有些帮助的。
我看着这本书,迅速地从头翻到尾,发出“哗哗”的翻书的声音,并有一股凉风无情的吹在我的脸上,吹清了模糊的视线,吹干了潮湿的眼眶。
小时代已经结束,我的生活与他们毫不相关。
我只是,只是感到有点怜惜。我们亲爱的小四,他该有多么复杂的心计,多么悲伤敏锐的性格,才能写出这种复杂的悲剧呢?
可是,一切都结束了。以死的形式结束。
所有的人都死亡,而活着的那个人,是最寂寞的。
【四】
读小时代之前,我还相信很多东西,读过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个社会如此黑暗,别人给我讲过我还不信,于是,我也开始要去迎合这个与时俱进的小时代。其实,小时代也带给我们一种深思:今天的友情、亲情……早就不再那么纯朴了。
仔细翻读郭敬明的作品,基调都比较忧伤,以华丽的辞藻描摹80后、90后的故事,书写一种无法名状的少年时代的忧伤。青少年读者很容易在字里行间寻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的忧伤和脆弱,找到自己的愤怒和渴望,但是,真正的文学能够仅仅停留于此吗?青春的色彩只能是忧伤吗?其实,郭敬民本人也差不多如此,他高中时的作品《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会感动与兄弟之间的亲情以及朋友之间永不变的有情,那时的作品不会像小时代那样的不堪。他曾经和我们一样的相信这个时代,但在上海大学的大学生活是他改变,我们必须明白,上海永远比我们发达,比我们领先,不管是什么,反正郭敬明变了,变得那样——真实。
是的,真实——我想这个词在合适不过了。成名之后,他开始参加各种活动;《艺术人生》、《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有很多人说,郭敬明商业化了,我想是的。曾经的他因受不了大学里有钱人的现实而休学,但现在他已经和他们一样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高中毕业生能有今天如此的财富以及认知度也是实属不易。
读过小时代,你会觉得原先自己认为变态的事,都是理所当然很正常的。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生存的法则,只是上海经济比我们发达,所以比我们早的认清了这个时代罢了。
每个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郭敬明的选择注定他要商业化。而现在包括郭敬明在内的很多作家,在商业化的裹挟下创作出来的商业文学,很难发挥文学的真正作用,反而有压低灵魂,不必庸俗,迎合大众的嫌疑。
不管你是认为“作为一名作家,郭敬明涉及的领域未免太多”,还是别的,我认为经历过那些之后变的商业化的他也是好的,起码他选择过了。我们应该明白,他首先是个普通人,然后他才是郭敬明。
是的,他连洗脸都要好几十个步骤,他有洁癖……但他曾和我们一样,年青的时候喜欢看小说却因为价钱太贵而买不起,所以,无论是以前的《岛》,还是现在依存的最小说,即使纸张很棒,但价格合格甚至是便宜。如果用最小说的价钱去衡量其他小说杂志,你会气不打一处来。
《小时代》分好几部,还有几年才能完成,郭敬明的小说永远是以悲剧结局,但小时代一定是以上海为背景的反映上海现实的结局。小时代受到很多专家的好评,可见,大多数人还是很现实的,这也不是说我们不现实,而是我们还不具备现实的条件。我们在等,等到的那一天,上海还是比我们更上一层楼。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试着去相信,而不是一味的否认,因为人们常常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才可以相信——那样未免有些迟。
《小时代》不仅是以上海为背景的“小时代”,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小时代”。
【五】
小时代,很抱歉这么久才看到你的结局,在刚上市的时候就那么迫切的想知道结局,但是知道小四的一贯作风,结局总是出人意料的悲伤。反而有点不想知道3。0的结局。或许这样就能永远给自己一个美好的结局,那些美好的人儿,美好的回忆就能一直在心底。温暖着,回忆着,和她们一起嬉戏、一起悲伤、一起哭泣。
喜欢顾里的霸道,喜欢她的强势,喜欢她伪装在强硬背后的温柔,她就像一个女王,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用宫洺的话讲就是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永远不会出现死机的状态。为了朋友挺身而出,虽然,他对南湘说的那句打狗还得看主人,让我笑了好久,也让林萧郁闷了好久,让他明白了,吵架时没有一个人智商是正的。还有面对癌症时的那种毫不在意,却在手术室,痛哭失声。
喜欢如如的傻气,喜欢她看帅哥时的色迷迷的眼神,总是用奇怪的形容词让人摸不着头脑,傻傻笨笨的,以至于自己酒醉醒来,在桌子上划了一个大口子,还不知道。也许她是顾里他们一行四人中最幸福的那个人,虽然没有男朋友,虽然没有很好的家世,但是有很好的父母,虽然没有较好的面容,但是有单纯的性格,可以隔绝在那个不真实的世界里。
南湘么,是有点不喜欢的,不喜欢她的隐忍,不喜欢她认为卫海背叛时的不争,不喜欢她的雍容华贵,摇身一变陌生的没有人认识她。
林萧就不用多说了,虽然条件是四个人里面最平的,却是最多人喜欢的。看着她虽然经常闯祸,可是一直有顾里帮她解决。她就是一个粘合剂,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她们彼此依赖,彼此依靠,那样的友情让人羡慕。
后来在现实的潮流中,在爱恨情愁中,看着她们彼此生恨,听着林萧对南湘说:“我恨你,南湘,”而南湘轻描淡写的回一句“林萧,你以为我不恨你么”心里是难受的。一直在脑海中回旋着林萧的话语,多么希望她们在一起互相厮打,然后在一起嘻嘻哈哈。空荡荡的大房子里,只剩下她和顾里。顾里,多么骄傲的女王,后来确那么卑微的祈求她们能够回到那个家,自己一手弄起来的家。她是孤独的,孤独的只剩下林萧的陪伴,很心疼她。
在唐宛如搬家的过程中,她的一盒“最美好的回忆”让所有人回到了那个单纯,干净没有杂质的大学时代。那里是她们最美好的回忆。就是那一叠叠照片,尘封的回忆,让大家和好如初。所有的一切又像回到从前。很喜欢如如写的那句话:莎士比亚说过:“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美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它会吞噬稀世珍宝、天生丽质。没有什么能逃过它横扫的镰刀。”我想说他说的很对,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会被他的镰刀收割,那就是我们的友谊。十年之后,我们一定还可以拍一张一模一样的照片。我毫不怀疑。
是啊,我也毫不怀疑这样的友情。我甚至有点期待看到十年之后你们的样子。可是最后的结局把我的梦想撕碎了,零零落落散了一地,连带着夹在书里面的明信片一起掉在地上。我毫不夸张,很震撼这样的结局。是啊,看到最后一页,我甚至特别傻的还在往后翻,我多么希望还有一页在告诉我然后呢,后来呢,结局不是这样的。不应该是这样的啊!那些人儿那么艰难的和好如初,聚在一起其乐融融,不应该是一把火把一切燃烧干净,不留一点痕迹结束那个美好的时代……
我的脑中一直盘旋着这样的画面,顾里永远精致妆容的脸,栗子的短发,正在指点江山,南湘和林萧两个人窝在沙发上窃窃私语,并不时的偷笑,她们的头发缠绕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的。唐宛如正在费力的拧着一个饮料瓶的盖子……
【六】
《小时代》是由80后青年郭敬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故事讲述的是四个个性鲜明的女孩所创造的故事。故事的一切在她们进入社会中都变得复杂,曾经在她们认为是最美好的记忆似乎在那时都变成了讽刺,但故事的最后她们依旧是最好的,一辈子的朋友。
在故事里最让我感动的是林萧和顾里的友情,无论顾里做了什么,林萧总是毫不犹豫的站在她这边,不管是发生了什么事。林萧对于顾里永远是最干净的感情,在她的眼里,顾里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小姐,也不是表面上的风采逼人,只是那个为了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懦弱,而把自己放进外壳的普通女孩。朋友是一种相遇,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够彼此遇到,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份。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
唐宛如是我在里面最心疼的一个女孩。对林萧来说,简溪是过去,崇光是现在。对南湘来说,席城是烙印,卫海是过渡,顾准是结局。对顾里来说,顾源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对唐宛如来说,她们就是全世界。无论发生什么,友情永远第一,这一点世界上都不会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正如故事所说,这是一个梦想闪耀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理想冷却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小时代。这是我们一群年轻人的青春故事,也是属于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这四个女孩就像是真实社会的人,活在我们身边每一个角落,青春的故事,永不停止!
【七】
你还在这里麽?
你听得到我说话麽?
真实与梦幻编织的时代,在高楼大厦珠光宝气之间肆意播撒下绝望的种子。
辉煌与丑恶交织的刺印,将用它最锋利的光芒劈开你我心中最柔软的底线。
你听得到麽?
物欲横流的大上海
它在诉说:“欢迎光临”
顾里,南湘,林萧,唐婉如,四个女孩的梦想,80后疼痛的故事
光怪陆离的上海,现实,势力,金钱化
也许,我们永远也不会像顾里一样坐在星巴克里抽摩尔,穿着DIOR,GUCCI,逼视着ONLY
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读《小时代》之前,我一直相信,这个世界,虽然不是那么干净,但至少,还是会有那么一天,它会变的干净的。我相信很多东西,相信友情,爱情,亲情,相信大马路上所有跪着的乞丐都是真的残疾,相信许多的小偷都是迫不得已,相信那些很有钱很有钱的人的生活过的不快乐
只是《小时代》给我的深思:今天的友情,亲情,早就不再那么纯朴了
一直很喜欢郭敬明,虽然很多人说他现实,虚伪,太商业化。可是不可否认,他的文字,很美。以华丽的辞藻描摹着80,90的故事,书写着无法名状的少年悲伤。
我想,他曾经和我们一样,会感动兄弟之间的亲情,或者朋友之间亘古不变的友情,只是上海这个城市,永远比我们发达,比我们领先。
【翻开最新一期的《人物与时代》,封面的选题是《上海与香港,谁是未来的经济中心》——北京早就被甩出去两百米的距离了,更不用说经济疯狂衰败的台北。
每天都有无数人涌入这个飞速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宏伟蓝图,或者肥皂泡的白日梦想,每一天,也有无数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清的摩天大楼组成的森林——留下他们的眼泪】
这是郭敬明的文字,充斥着金钱与现实,但同样的,也很真实,真实到让人疼痛。
我看小四之前的文字,简单纯美到让人心碎。学生时代的小四,也会为了一瓶汽水的钱而烦恼,夏天会吃五毛钱的冰棒,会挤在逼仄的学生公寓,只是后来,上海的生活改变了他。上海,以它的繁荣,势利,改变了他。我不能感慨,无法遗憾,毕竟,人们改变不了环境,最终被环境改变也无可奈何。幸好,故事的背景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上海,是该荣幸的。
我冒着人格分裂的危险,看完了三本小时代,终于,我不仅人格分裂,还人格瘫痪了,我是该感谢上帝还是该去医院吃药?我知道,小四的文字,有这样的魅力。
《小时代》里穿插了大量的名牌和上海高档的场所(其中的恒隆广场和prada的包因为出现次数太多,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了)。大约8个男主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帅得不行。其中除了一个是小混混外,其余还都有钱得不行。女主角也都超级有钱,有家世,学习还好。她们想进男生宿舍,就用两张红票子摆平楼管。
我从来不曾想过,有那么一天,我会过这样的生活,至少现在的我,还有良心的知道钱不容易赚。
这几天,又开始熬着夜,看完了所有的《小时代》,看的过程中早已没有了高中时看《悲伤逆流成河》的那种迫切的感觉,我只是按着chapter的顺序一点点的往下看,就连小四也开始商业化地去写偶像剧里的情节了,就如同你听到毛邓三考试要开卷一样,令人惊奇,还能“要求”些什么呢?这让我想到了同样有着大城市经历的余秋雨,一本比一本更烂的书却让他变得富有,这是一种现象,如同娱乐圈一样,当所有人进入JayChou时代的时候,再听羽泉显然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小时代》的确是让人失望的,如前几年烂俗的偶像剧一样,故事里每个人都有花不完的人民币,这样的包包,那样的跑车,似乎一切都是从天而降的,然而它确是吸引人们眼球的,因为那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就像很多人总在痛恨自己的老爹为什么不是万能的。
《小时代》最好的地方就是小时代本身,这个书名的确是不错的,可以让人有无限的想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时代,当然这是我自己对它的理解。
我总觉得上海人是极其不同的,他们排斥其他人的存在,因为理念和思路是有滞后和超前之分的,出生在自贡的郭敬明当然也摆脱不了大都市的洗礼,更何况那是传说中的上海呢,于是我们能看到偶像般的人物出现在一本名曰小时代的小说里,然而这本书依然很叫座,就像前几年视《千年一叹》为圣书的高中时代。当人们都在看两个“半上海人”的作品时,你总不能抱着《白昼的月亮》说我就好这口呗,此时的黑夜已经无法给我们黑色的眼睛了,因为现代化的祖国早已遍布霓虹灯。娱乐圈和文化圈原来也可以找到相似之处的,没两把刷子就只能像冠希哥那样如流星一般划过封面和头条。显然小四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在这个全民浮躁,全民偶像的年代,怀旧和经典已经迎合不了现代人的口味。
读完整本书,郭敬明时刻展现着他对上海的极度热爱——准确说来是对南京西路的热爱。我每次想到这里,脑子里老是跳出顶楼马戏团荒诞的歌声:“我是一个上海人……我死也要死在上海……阿拉上海顶顶节棍……”陆晨那扭曲的声音真是给郭敬明这本纯爱小说做了最好玩的注脚。
最后,请允许我幽怨地说一句:“小四,你变了~你再也回不来了……”
可是,我还是爱郭敬明
如果现在,我妈妈问我:“你最欣赏的写作风格是谁的?”
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郭敬明”
连我自己,都想弄自己两巴掌
【八】
讨厌一个人是因为开始熟悉他,知道他的丑陋。
迄今为止,我看了他一本书,《小时代》,认真来说是3本,纸折,青铜,黄金。因为这坑爹的书,分了三年才结尾!就觉得他是一个幼稚,不能再脑残的人,他简直就侮辱了我们的80后,而且在荼毒着90跟00后。《小时代》明显就是荼毒着我们,它教我们什么叫奢侈,什么叫放荡,什么叫毒舌,什么叫滥交,什么叫低级趣味。
南湘,顾里,林萧,顾源,简溪,唐宛如,卫海,宫眳,崇光等等……这些人物,不但很烂,都很俗套,怎么说好像有几十亿身家,还在那里无穷无尽的挥霍,什么地方很烂,怎么样去看不起别人,好像每个角色都围绕着他们转,这么垃圾的剧情,还出了三本,比琼瑶的小说还烂的小说,这本书,教会的是怎么样去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说一些贱格的话语,用一些好听点的说话艺术,把每个主角修饰得如何的高贵华丽,好像没有人能够比他们更有价值的存在着,什么垃圾。我唾弃这书,看得我怄火!
一开始还以为以着上海为时代大背景的舞台,看着一班年轻人怎么去奋斗,怎么用手段去适者生存,怎知道一开始就说怎么去色诱,怎么去嘴贱,粉饰什么上海的大时代,大街道,直接就觉得,这个世界经济中心,简直给这本书毁了,想描写上海的腐败,什么叫人吃人,请读多点鲁迅先生的人血馒头。这个天朝那里不能腐败,只要稍微有点良知的人都知道,都知道,Wang先生是好人,给bo先生跟bo太太害得鸡毛鸭血,我看着一篇篇的报道,看着大大红色的标题说中央调查boXX违纪问题是重庆之大幸!为什么要写这么烂的小说说社会的阴暗面,为什么现代年轻人的思想就这样给侵蚀着。动一点就好像林汀那样,为情自杀?难道就像唐宛如那样,给人欺负到底,还没脑的到处说“看我双奶!”什么叫羞耻,什么叫践踏生命。南湘还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勾搭,还给一个烂透的男人打了,还怀孕,还堕胎,还要继续给他摧残!我擦,是不是真的没脑子,爱情麻木成这样啊?这不是教着别人勇敢爱,勇敢去做这些违背道德良知的事情吗?痴胶花的!
请不要说我一竹竿打死全部他的书,确实,我读书少,没有什么墨水,更不是含着金钥匙的富二代,我不喜欢上课,甚至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但我还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虽然我不知道怎么分清黑白,甚至还不清楚那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究竟藏了些什么!但请紧记,那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并不是建议不去看他的书,事实上,我没有那种幼稚的心情,去看那些文字好像很锋利,文底功力很深厚的坏书。
以上是我个人立场,要批斗要砸的,悉随尊便。
原来是我太无知,ZK都是会通过非常手法来处理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boXX”搜索结果未予显示”,让大家淡忘后再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