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短语收藏本站游戏名字网,专注分享精品网名与头像的专业性网站!
网名推荐: 个性网名 情侣网名 伤感网名 女生网名 男生网名 英文网名
签名推荐: 伤感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说说推荐: 伤感说说 心情说说 说说带图片 空间说说 空间说说 搞笑说说 爱情说说 自动回复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围观: 归属:读后感 时间:2016-02-12 10:42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篇一:

  有段时间不读这类的作品,我通常喜欢把文字分类。轻松的、沉重的、激励的、消沉的……这本书是被我化为沉重的一类,我不大触摸这一类,心情难以平静。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友人推荐我看这本书。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拖到今天。当翻开这本书,读过第一章,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伏案苦读了三天,今天早上终于泪眼婆娑的结束了这部作品。但是一直到下午我仍回旋在故事当中,感受着一个个主人公的生与死,爱与恨。

  回族女作家霍达用玉和月两条鲜明的主线,以独特的结构阐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60年代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以及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下的爱情悲剧。当看到书的题目时,我认定这是个悲剧,葬礼,从字面意思看,肯定有主人公死了。看完才明白,书中的葬礼不仅仅是生命的结束,还埋葬了汉人与回回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下的爱情。爱情在那个年代,穿不过伦理、世俗和信仰的鸿沟,悲剧一个接一个的产生。无论你爱的多么执着,那么激烈。我不禁为美丽而聪颖的新月和才华横溢的楚老师惋惜,也为玉儿和韩子奇感到悲哀。

  作者的笔法也令人佩服,该书以玉和月为主线,自然也少不了对他们的描述。玉给人以纯洁、灵气的感觉,月给人以恬静、幽美,但是玉是易碎的,月是悠远的。故成就了如此让人回味、清美忧伤的作品。

  记得上学的时候写读后感通常是把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拿出来评论一大段。我不知道真正的读后感是不是该那样,那时是为了完成任务凑齐字数。如今不会去在意那些,真正对穆斯林的葬礼有兴趣的人会亲自去领会其中的意境的。何须咀嚼别人品尝过的呢?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篇二:

  夜深了,坐在寝室的床上,漫步在昏暗的操场上,站在下沉式音乐广场中央,趴在沫若园门外的石凳上,抬头,看不见星星,心中平添了一分惆怅。

  回想起沫若园外那一棵金黄的银杏和遍地的落叶总让我想起什么。难道落叶真的容易让人惆怅。

  喜欢《穆斯林的葬礼》,没有任何理由,就是单纯的喜欢。

  因为《穆斯林的葬礼》,我恋上了未名湖,恋上了燕园,那一袭澄澈的湖水,碧波荡漾,塔影桨声,我一次次地幻想备斋,幻想湖边的一草一木。也因此,喜欢上了未央这个名字,既是汉武雄风时那运筹帷幄的未央宫,也是在那未名湖的中央触草戏水,小舟荡漾。

  也许真的只有亲身去感受才能写出好的作品,霍达写《穆斯林的葬礼》的艰辛,我想象不出,每一个字都滴着一滴血,每一个章节都铺设在逝去的朋友之上。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它能让看书从不流泪的我滴下泪水,男女平等,宗教平等,在现在这个社会真的实现了吗?

  《穆斯林的葬礼》,给我展现的是另一种生存状态,它提醒我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哪怕是打闹,它告诉我的生活有多幸福,那不再简单的是两个字,而是一种我赖以生存的生活状态。那份亲情,那份生命不是可以弥补的。

  未名湖畔,备斋房内,一切的一切,我珍惜。

  至纯玉雕,哈姆雷特,一切的一切,我感动。

  水上新月,归雁退潮,一切的一切,我珍惜。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篇三:

  记得初次接触霍达的这本成名著《穆斯林的葬礼》,是在二十多年前上中学的时候,那时中午吃饭有个习惯,每天准时收听中央广播电台的长篇小说联播,上高中时,电台正热播这本轰动一时的长篇小说,从此这部长达50多万字的独特的长篇小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书中的那些鲜活的呼之欲出的人物,韩新月、楚雁潮、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等等,总是盘旋在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上个月去西单的图书大厦买书,在文学类图书中竟然发现这本二十多年前就出版的小说,现在还在热卖。于是当即买了一本。此后又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这部被冰心称为“奇书”的书,从头到尾,仔仔细细读了一遍,当读到韩新月病逝出葬的一段,竟然还是泪流满面,伤感不已。

  《穆斯林的葬礼》确实是一本好书。这是一部最有生命力的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二十年发行上百万册、感动中国几代读者。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这个评价毫不过誉。

  我觉得这部书最大的优点是,整部书结构安排的非常巧妙,两个时空相互穿插,并以“玉”“月”为每章的标题,交织在一起,在小说的结尾又合二为一。小说情节紧凑,高超迭起,使读者看书,如入迷宫,登山光景,佳境不断,总是能不断地吸引读者,不断地往下读下去、读下去。尤其是韩新月的身世之谜,深深地吸引着读者看下去,去解开这个谜团。此外,异于汉族的回族伊斯兰穆斯林文化也是小说的一个亮点。千年古都北京又为小说展现了一个富于文化底蕴的背景。

  霍达为小说设置了一个清绝的艺术基调。小说中的主人公姓“韩”“梁”“楚”,隐喻了“寒凉、凄楚”。小说中人物的“清、冰、玉”等,也给小说笼上了一层凄清的意境。“韩新月”这个名字,显得多么清新美丽,而小说作者为读者塑造的韩新月,也是那么的冰清玉洁,完美无瑕。整部小说文笔清新优美,和茹志鹃的《百合花》很像。

  据作者自述,《穆斯林的葬礼》的故事是取决于真人真事,通过小说可以大概推知小说中隐藏的真实故事。我猜想应该是作者本人熟悉的一个亲朋好友,她就是书中“韩新月”的原型,她的父辈也有类似书中的感情纠葛,而这个原型也经历了类似“韩新月”的忠贞不渝的师生恋情,不幸的是年纪轻轻就患病夭折了。

  要说书中的不足,就是通读全书,还是能明显地感觉到,作者在描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情景时,常下笔如神,活灵活现,而当描述不熟悉或未经历的事件时,就显得有些单薄不够丰满。如描述韩子奇与梁冰玉在英国时候的经历时,细节上就觉得经不起推敲。还有就是有些情节安排的不够自然,如女仆“姑妈”初到韩宅,刚换完衣服,一看见嗷嗷待哺的天星,就母爱大发,当着陌生人,解衣露乳喂奶,就算姑妈是一个乡下妇女,起码的羞耻感还是应该有的吧。我觉得书中最失败的一处描述是韩子奇与梁冰玉在国外生下新月,回国,冰玉与君壁姐妹相见,毕竟姐妹之间血浓于水,冰玉是君壁一手带大,这里的感情应该是很深很深的,而书中的梁冰玉从海外归来,姐妹相见,完全是一副小三见原配的感觉,还口口声声喊着“我也有权利生活,有权利爱。”难道你爱了,就能伤害爱你养你如同亲生母亲的亲姐姐,梁冰玉还声称“我只知道她是我姐姐,只这一点儿。”还鼓动韩子奇离开苦苦等待了他十年的结发妻子(她的亲姐姐)和儿子,和她远走他乡。这是人话吗?是在国内海外受过最好教育的人说的出来的吗?如果梁君璧和梁冰玉是完全的陌路人,韩子奇已经不爱君璧,那梁冰玉说这话还能理解。所以说这一段书中对于梁冰玉的塑造失败的。实际上梁冰玉当时的心情是应该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于韩子奇的爱,又有对于姐姐的思念愧疚,又有对于家园的依恋怀念等等,但作者并没有完美地把这种充满人生无奈的复杂情感表达出来,确实是书中的一个比较大的瑕疵。还有就是小韩子奇初入梁家门,把梁亦清的玉碗打碎,突然决定留下来,也比较突兀。最后就是此书初版时,有韩子奇在临死前吐露说自己是汉人的孤儿,这一段极具震撼力的描写,最后在此书再版时,据说霍达迫于回民同胞的压力而删改为韩子奇临终前的忏悔不尊教规,故事感就差了一些。但是就算完全按照原来初版,写韩子奇是汉人的孤儿,欺骗了吐罗耶定巴巴和梁家,在小说前也应该不断地有暗示,才能在临死前的吐露真言的一刻,不至于让人觉得太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突兀,让人吃惊。还有韩子奇回国几十年与梁君璧分床,也有点怪,毕竟梁君璧并没有对比起韩子奇,韩子奇也并没有抛弃这个为他生养儿子的结发妻子。

  小说的高超境界是要写出人生的无奈,而不是简单化、概念化。

  小说也有许多精彩的描述,印象最深的是写北京的春天,干燥风沙大,花还没盛开就被风沙中吹残,生活在北京二十多年,深有感触,北京春天常常是花刚开没多久,几阵风沙就落花满地了,春天的北京并不令人愉悦。写韩新月临终时眼睛突然看不见了,若是没有亲身经历,是很难写的如此真实的。写韩新月大学时候的校园生活和同学情谊,也是活灵活现,肯定也是作者的校园亲身经历为素材的。尤其是罗秀竹讽刺上海人小气一段儿,令人喷饭。肯定也是却有其事。

  《穆斯林的葬礼》这个书名,总让人觉得应该是一种历史类图书,好像是要介绍穆斯林的风俗似得,而以此小说改编的电影取名《月落玉长河》就婉约诗意多了,可能也是觉察到了这一点儿。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奇书,也只有像霍达这样的出身经历背景天分才能写得出来,很难再复制了,也难怪这本书有这么多喜爱者,感动了那么多读者。

  《穆斯林的葬礼》值得一读。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篇四:

  这几日有空闲看了《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感触颇深。后记中作者言:我的稿纸常常被泪眼打湿,有时甚至不得不停来来疼哭一场……我甚至担心自己的葬礼先于书中的葬礼而举行……

  我是在作者的笔下随着主人公起伏、跌宕、迂回、前进、沉思。这真是一部恢宏的小说,构思巧妙,故事情节的发展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小说不仅反映了战争带来的伤害,而且有地域和民族特色,并且有跨国际的沟通和描述,尤其对中国的古文化——玉做了详实的描述和贯穿。掩卷后除了对作者精妙文笔的赞叹之外,更加让人佩服的是作者高深、博雅的知识体系以及对回民文化的了解,作者是一个理性、人文性、文化性集一身的大家。阅读之后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我想这就是一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吧。

  读完小说似有心力衰竭之感。爱情在这个小说中是一个忧伤的童话。新月,以生命为代价在抗争:为什么回民和汉人不能通婚?为什么相爱的人总不能如愿以偿?奥利弗爱玉儿,却在为心爱的心去买糖炒栗子和玫瑰花中死去;玉儿爱韩子奇,却无法面对像亲妈一样关心自己的姐姐,以至老死不能相见;新月和雁潮两心相悦的人也不能在一起,名族的界限成了一道无形的鸿沟,新月的病更是让两个初涉爱河的人惨痛的阴阳两界。只有<梁祝>悠扬的小提琴声不绝,似乎演绎着这个如泣如诉的故事。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部小说以受苦受难的琢玉匠人梁亦清为开题,体现了老实木讷的人把自己的命都打上还是换不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只有改变才能生存。韩子奇,一个乞儿不甘心被命运击倒,用勤奋、智慧成为了人上人。战争的爆发使他颠沛流离,漂流到大洋彼岸,他在国外彰显了中国博大精神的玉文化,此时的他,一个回民,却把中华名族的文化发扬光大,人物由渺小变得高大起来。当我们都在庆幸中国的文化遗产失而复得的时候,不仅又为国人抄家抄走文物而惋惜和悲哀。当韩子奇的儿子拒绝了国家给与他父亲文物的赔偿款时,他自豪的说: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换的。这样的日子才踏实可靠。

  生命无常,每一天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开始。逝者已逝,生者当还。新的生命再延伸,新的一天,新的开始。这只是我的一小点看法而已,其实作者的其他妙笔和构思还有许多,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母亲捧着自己的婴儿。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关注这个婴儿的成长,感受这个婴儿的喜怒哀乐吧。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篇五:

  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一次看时因为有了大体模糊的印象所以看的比较快。作者给全书设置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伊斯兰教和他的信徒穆斯林对大多数的读者来说是一个神秘的事物,所以这也成为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文中看到了一个个描写细致的宗教场面,了解了有关穆斯林的许多风俗。作者本人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信徒,但在书中她并没有故意神化宗教,而是用一种清新流畅的笔触缓缓的记叙描绘,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十分纯净的感觉。同时书中的另一个背景是故事发生在一个和玉器有关的家族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是风雅高洁的象征,古人多以玉来形容比喻自己的品德、气节。例如有“君子比德于玉”。所以全文中隐隐流露出一种雅致宁静,与世无争的气息,但是玉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君子爱其品质,当然也会有人因为其价值而做出令人不齿的事情。文中作者分别用“月”“玉”为线索,分别描写了民国初期到解放前和文革前到文革结束社会复苏的两个时期跨越六十年的历史。在这段复杂纷乱的历史中,不管是对两类人物冲突的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流露出作者本人鲜明的爱憎之感,同时这种情绪也深深地影响着读者的情绪。动荡的社会中容易产生悲剧,六十年中家族兴衰变迁,三代人命运沉浮,最终是一个个令人痛惜的爱情悲剧。读后会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但却触及读者的心灵,令人有荡气回肠的舒畅,同时使人产生对历史对社会深沉的思索。仅仅是这单薄的一遍已经令我的心绪久久无法得到宁静了。在这大量文字的背后,更让我看到了知识的可贵,姐妹情深的碧玉两人,皆因为所受的教育不同,对于爱情,对人生竟也产生了天壤之别。玉儿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胆,果敢与无畏,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新气息!而作为一代妇女的代表,碧儿的迂腐和落后,以及对于爱情的盲目和对于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为之悲哀……

  读完这本书感触很深。她文笔的倾诉,让我这个一直对伊斯兰教淡漠的人,对它肃然起敬……我了解了许多回民在生活中的传统礼节和常用的阿拉伯语,因为文中的回族人对至高无上的真主安拉格外信仰。回想书种种,不知该怎样评价书中所展现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因为,霍达以她深刻的内涵塑造出的人物形象都是让人荡气回肠的。我为成熟、漂亮、处处透漏出现代女孩儿特点的韩新月和才华横溢、赋有责任感的楚燕潮的爱情悲剧而深深的惋惜,为梁君壁事事追求完美,吝啬的毁掉两对人命运的行为而遗憾。但一方面,也觉得她很可怜,毕竟韩子奇曾给予过她伤害,她有权利为所欲为。梁冰玉呢?我觉得他因该是本书中最值得同情的人。因为那个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个性的女孩儿,最终却成为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孤单的独自漂泊他乡。

  在现实生活中,能无限信奉真主的人比比皆是。但是真正能做到圣人穆罕默德传下的古兰经里的条约少之甚少。曾经看过一点儿古兰经,觉得很吃惊。那些传统思想的条约太严格了。和现实生活相提并论,那我们的罪过可大了。不做礼拜,不分斋,连这最基本的都没做到,怎能踏上前往圣地麦加的征途呢?说到这里,也不禁为做一个回民而自豪。因为,天下穆斯林共同敬仰的圣人穆罕默德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排行榜中,成为领先人物。因为是他最初创建了伊斯兰教,是他编写了古兰经,至今影响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紧密结合。因此,这个排行是名副其实的。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穆斯林的葬礼,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时间和心灵来感受的。俗话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文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确实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说来如何让自己更具文学修养和文学素质,是一个仔细考虑的问题了。就当下来看,当然理应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的走好自己现在的每一步,从而使自己以后的人生走的更加从容和潇洒!拥有生命,便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公比起来,我们不幸福很多吗?最起码,我们还活着,还拥有着生存的权力,这样说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呢?也许,你的人生之旅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许你现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满荆棘,但无论境遇如何,请学会潇洒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还呼吸,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将你打败!除非,你选择了自我放弃或是自我毁灭……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篇六:

  《葬礼》中有两处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描写,父亲韩子奇在临终时是半信半疑地念着“清真言”去世的;而女儿新月在临终时则义无返顾地呼唤着她所爱的老师“楚燕潮”的名字去世。

  这两幕不起眼的伏笔其实是在暗示作者要表达的意图:(转自 www.name2012.com)

  穆斯林的上一代还在受着伊斯兰——这道宗教枷锁的控制,虽说半信半疑,但是无法完全摆脱。

  而穆斯林的新一代则已经大胆地冲破这道束缚美好爱情的枷锁——伊斯兰,将其彻底抛弃。

  两幕临终的描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要表达的正是被她称为穆斯林的回回民族,在前进中的巨大的变革,回回民族要想发展,要想享受现代文明的主张如爱情之上等等,作者看来必须抛弃伊斯兰的枷锁。而伊斯兰又是回回祖祖辈辈守望着的信仰,在抛弃时必然产生强烈的镇痛。回回民族在这场抛弃与守望互相冲突的镇痛中获得新生。新月死了,可是在作者的笔下,新月是为了改变回回民族陈腐的现状而死的,她是回回民族变革发展的最前卫的烈士——用生命换取美好的爱情。作者在暗示回回民族要改变现状,像其他民族一样文明先进,不受宗教的束缚,必须要经过牺牲,像火凤凰一样的死去,然后获得新的生命。

  这是作者的理想,她爱自己的这个民族,但她的爱法与回族的穆斯林不同。她不认为回族的发展壮大在于恢复回族人对于伊斯兰的信仰,相反,她认为回族不像汉族等人那样享受美好的爱情与所谓文明的生活,障碍正是伊斯兰。因此这个民族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抛弃伊斯兰的枷锁。

  韩子奇(代表回族的第一代革命者),没有完全的抛弃伊斯兰传统,但是他的伊斯兰传统已经有了动摇。

  韩新月(代表着回族的新一代革命者),已经完全地抛弃了伊斯兰传统,义无返顾地走向她的理想。这正是作者的希望——新一代的回族正在抛弃伊斯兰教的束缚,回回民族的希望正在前方。

  无疑,作为穆斯林后裔(户口本上是回族),我有幸回归了伊斯兰信仰,我同所有具有真正伊斯兰信仰的穆斯林后裔一样,对此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我们深信,伊斯兰才是所有民族文明强大的保证,因此不仅穆斯林后裔(回族)的改变,需要伊斯兰的引导。所有民族脱离堕落,走向真正的人类文明,都离不开伊斯兰的引导。

  因此《葬礼》的问世,给穆斯林后裔(回族)中两种人的矛盾做了注脚。一种是不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后裔(回族卡菲尔),一种是继续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后裔(回族穆斯林)。一种是视伊斯兰为束缚的人,一种是视伊斯兰为出路的人。他们两者究竟谁能成为这个群体的未来,是被回族卡菲尔改变为与其他人一样的“现代文明者”,还是被回族穆斯林改变为信仰伊斯兰的乌麦,现在还没有答案。

  不过,随着伊斯兰的兴起,穆斯林后裔的回归意识将有助于后一种人的胜利,而现代文明的无孔不入,也让前一种人获取信心。作为有伊斯兰信仰的穆斯林后裔(后一种人)的一员,我不仅希望整个被称为回族的穆斯林后裔拥有伊斯兰信仰,而且我希望所有民族的儿女都拥有伊斯兰信仰,我也将为之奋斗不已。让包括穆斯林后裔在内的所有民族信奉伊斯兰,是我们的理想,作为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后裔来说,我觉得他的使命在于正确的向同胞传达真正的伊斯兰,而不是去传播影响伊斯兰声誉的、造成爱情悲剧的、造成愚昧僵化的民族主义、神秘主义或宗派主义等非伊斯兰思想。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地去为消除这些误解多做工作。早日将传教的方向针对教外,不要在族内迂回不前。冲出民族的圈子,向全体世人积极传教,才能消除伊斯兰是少数民族的信奉的误解,才能使伊斯兰在中国真正普及开来。

  那个时候,原来不信伊斯兰的民族都变成了穆斯林了,那么与伊斯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穆斯林后裔恐怕早就回归先民的信仰了。

  反之,如果信奉伊斯兰的穆斯林后裔(或称回族穆斯林)还在继续宣扬错误的东西,还在以宗教为名禁止通婚,制造《葬礼》类的悲剧,还在将回族和穆斯林划等号,把汉族等民族与卡菲尔划等号,还在通过繁衍传承伊斯兰信仰,那就只能给第一种人——回族卡菲尔们制造冲破伊斯兰传统对回族的束缚的理由,这样,恐怕失败的只能是回族穆斯林。

  《葬礼》给世人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无数青年男女因此对活在现实中的回族倍加同情,而对制造爱情悲剧的凶手——伊斯兰却憎恨万分,尽管伊斯兰从未禁止过不同民族的通婚,尽管回族本身就和汉族有着悠久的通婚历史,但是由回族穆斯林对教义的误解,和对回族与穆斯林的简单等同造成的错误的罪名,却让伊斯兰承担了。人们把伊斯兰当成了元凶,无疑,这对伊斯兰在中国的传播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师大的校园里,贴着一张海报:一部曾以伤害民族感情为由而遭禁演的作品、一部讴歌伟大爱情的巨片《穆斯林的葬礼》终于开禁了!

  海报前大学生们熙熙攘攘叽叽喳喳,而我的心却无比酸楚,因为我知道这场悲剧的真正受害者是被描写成恶魔的我深爱着的纯洁的伊斯兰,我也知道只要回族人不停止这种悲剧,不重塑伊斯兰的形象,这场电影将会一直演下去。

  令作者欣慰的是她看到的是北京的穆斯林后裔的状况,北京作为无神论的心脏,在左倾时期伊斯兰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上百座被拆毁的清真寺有许多再也没有恢复。伊斯兰在许多人那里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传统,号称二十万穆斯林的北京开斋节参加会礼的不足三万,回民公墓不时会看到亡人的后代在坟上洒的冥钞。北京的这一切都让霍达女士这个深爱着回族的,盼望着回族得到新生的善良女人感到欣慰。然而,她忽视的是一场遍及全球的伊斯兰复兴正悄悄来临中华大地。

  这个势不可挡的萌芽正在成长,中国许多拥有伊斯兰信仰的穆斯林后裔渐渐在觉醒,蒙主的引导,许多的新穆斯林也同他们并肩作战。他们已经认识到了穆斯林自身衰落的症根,也意识到只有回归古兰经的教导,才能够改变穆斯林的衰落,才能够使伊斯兰传播祖国大地的各个界角落。担负这个使命的人群正在不断的壮大,他们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仅以陈克礼烈士的话与所有热爱伊斯兰的兄弟姊妹共勉:使命太艰巨了,力量太微弱了,微弱得像大戈壁里的驼铃,我们必须跨过敬爱的逝者……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篇七:

  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读起来让我不忍释卷。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也是沉甸甸的。仿佛经过一场纯洁心灵的洗礼,结局虽是悲伤的但又是那么的美。穆斯林的葬礼,展现奇异而又古老的民族风情,和栩栩如升的人物品性,是值得我用时间和心灵来感受的。

  那是有关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整部小说的构思很巧妙——玉和月,互相交错,最终汇合在新月的身世上……

  玉,是父亲,韩子奇。

  他对玉器的爱,使得他和师父的大女儿璧儿的婚姻,成了理所当然。然而,这样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直到动乱年间,他被迫和小姨子玉儿一起去了英国,两个漂泊的灵魂在患难中产生了感情,并有了爱情的结晶——新月。爱情的来临显得那么突然,不过这终究是种不该有的感情啊。回国后的他难以面对守侯了十年的妻子,最终放弃了爱情,没有和玉儿一起去英国,而是继续留在北京。他宁可守着有名无实的婚姻,宁可瞒着女儿的身世,守着他心爱的玉。

  父亲的这段经历还是比较容易让人动容的,他为了自己的玉舍弃了很多,这说不上,到底是值,还是不值。他应当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对璧儿说不上爱,但有一份责任,为了这份责任他宁可守着坟墓一样的婚姻,郁郁终生。

  月,是女儿,韩新月。

  当她的爱情来临的时候,她的生命,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走向终点了。然而它来了,来的那么纯净美好,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然而和自己的老师产生感情,这又是不被允许的。不过他们不怕,什么也不怕,连死也不怕了,更何况爱情的阻挠呢?要走的人,注定是要走的,谁也留不下,这是她的宿命。她离去的时候,他那疯狂的吻,是初恋的吻,也是诀别的吻。死亡可以夺走生命,却带不走爱情。

  俗话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文学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确实是显而易见的。由此说来如何让自己更具文学修养和文学素质,是一个仔细考虑的问题了。就当下来看,当然理应从基础做起,踏踏实实的走好自己现在的每一步,从而使自己以后的人生走的更加从容和潇洒!拥有生命,便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公比起来,我们不幸福很多吗?最起码,我们还活着,还拥有着生存的权力,这样说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呢?也许,你的人生之旅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许你现在的人生之路正充满荆棘,但无论境遇如何,请学会潇洒一些吧!珍重生命,只要你还呼吸,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将你打败!除非,你选择了自我放弃或是自我毁灭……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篇八:

  一个故事,作者用三年的时间讲述,我用六年的时间来读。

  《穆斯林的葬礼》,一部荡涤心灵的著作!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本来是有机会拜读的,但是慑于50余万字的篇幅,自然我是不敢去碰这本书的。不是不想,是不能,毕竟那时候我还是好学生,除了课本和学习资料,其他的文字都是老师不允许读的,我也没时间去读。当然不乏个别“聪明”的孩子,总是会把厚厚的玄幻小说撕成单张,夹到课本中,厚厚的一本书竟然很快就可以看完,可见在课堂上看小说效率之高!可惜我不看小说,确切的说是不看网络小说。

  当时我确实是好学生,受之无愧!对于上课看小说是很不屑的,当然更不会自己去做,就那样匆匆知晓《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结局后便把拜读的念头搁置下来,这样一搁竟是六年,到了今天才真正读完。而后便有些懊恼当初怎么没有早一点来读,却又暗自庆幸,如果真的把书撕的七零八落在课堂上忐忑读完,囫囫囵吞枣一般,那可真是亵渎了霍达女士的大作!

  《穆斯林的葬礼》,顾名思义,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的命运沉浮,揭示了他们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

  我不想对这部书做过多评论,那是远非我现在的水平所能及的,只是想谈谈读完之后的一些感触。

  “清晨,她走来了。”仅仅六个字,拉开的将是一部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历史。我不得不佩服霍达女士创作技巧上的过人才智,她仅仅用了六个字,不仅拉开了一部史诗的序幕,更赋予了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勇气,毕竟这是一部50余万字的长篇史诗。“她”是谁?“她”来干什么?强烈的欲望促使每个人读下去……当终于知道这个人是谁时,不禁惊叹,自己已经随霍达女士走过了一段六十年之久的历史,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荡涤。

  穆斯林的悲剧,虽然与中国及世界的政治大背景息息相关,却多半来自于其自身。二战带来的悲剧何止穆斯林三代人,何止英伦敦沙蒙·亨特一家,文革又何止毁了韩子奇一人家业,历史上的悲剧已成必然。

  有些事是可以避免的,亦或是可以改变的。霍达女士应该赞同。全书的第一章,她给读者呈现的,是一个为购得心仪已久的“博雅宅”而一掷千金,不卑不亢的儒雅商人形象,甚至令那个在旧社会专横跋扈的警察局侦缉队长都唯唯诺诺,毕恭毕敬。这个人正是当时名满京华的“奇珍斋”老板—易卜拉欣,韩子奇。本来易卜拉欣是要随吐罗耶定巴巴去麦加的,然而却因不慎打碎了梁亦清的一件珍贵玉碗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决心留下来,要学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一个孩子,尤其是易卜拉欣来说,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呀!所以,玉碗注定是要碎的,要从易卜拉欣的手中滑落,无论多么珍贵,与命运比起来,一只玉碗又算得上什么呢?玉碎,给了易卜拉欣改变自己命运的勇气,也真正的改变了他的命运,甚至更多人。

  韩子奇是勇敢的,他敢于改变现状。面对沙蒙·亨特,他敢于撇开汇远斋,跟洋人直接做买卖,他要把奇珍斋的生意做大,要挂上像汇远斋那样的金字招牌,他不甘心自己凭手艺挣来的都归人家,他要做生意人!无奈师傅梁亦清顾守成业,迂腐陈旧的观念把韩子奇的雄心壮志扼杀在了萌芽之中。可悲的是梁亦清终究还是应了他那句话:“一个艺人,要把活儿当做自个儿的命,自个的心,把命和心都放在活上!”奇珍斋垮了,垮在梁奕清自己的手上,他终究没有守住祖宗的家业。

  韩子奇离开了奇珍斋,抛下了梁家母女,不是去别处,他投奔了汇远斋,投奔了浦绶昌,那个把奇珍斋推入绝境的人!原来韩子奇是如此的忘恩负义!当初抛下吐罗耶定巴巴留在了梁家,如今又抛下了梁家投奔了仇敌!梁氏母女自然恨他入骨,尤其是梁君璧。到了汇远斋连最不起眼的伙计都瞧不起他,甚至于每一个读者都要停下来数落他几句。

  然而,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活着或者死去,这是一个问题。”有一种生,不如死,却又必须要活下去,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一些人更好的活下去。韩子奇隐忍了三年,现在他终于可以挺直腰板,终于可以看着浦绶昌的狼狈相暗自狂笑!他自然要回"家"了,那个他时刻牵挂的地方!他要把“奇珍斋”的字号重新打起来,要让世人知道,梁老板的家业没垮,他还有女儿呢!还有徒弟呢!他就要做汇远斋那样的大买卖,就要和姓浦的比试比试!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韩子奇就用了十年,不多不少,他就是要报仇。此时的奇珍斋,已经名冠北京玉器行。“览玉盛会”上,面对前来搅局的浦绶昌,”玉王“韩子奇所表现出来的城府不禁令人赞不绝口。不难想象霍达女士是以怎样的胸襟来缔造”玉王“的这般大气,与其赞叹韩子奇,不如敬佩作者的大家风范,令人折服。

  然而,战争改变了一切。沙蒙·亨特不能再等了,他急于离开中国这个内忧外患已到极点,大战一触即发的国家!而韩子奇却为了护送他那些比他性命还珍贵的宝贝藏玉,抛妻别子,随亨特远走异国他乡。

  穆斯林的悲剧应该是从那时候开始埋下祸根的吧。战争固然可恨,可韩子奇不该走啊!有什么还能比家更重要呢!韩子奇终究还是一个只知琢玉的可怜的手艺人呀,尽管他曾经名满京华。他的眼里只有玉了,和他的师父梁亦清一样迂腐的把心和性命都托付在了玉上。国家都要亡了,要那些玉有什么用!韩子奇糊涂了呀!全无当年从侦缉队长手中购买“博雅宅“时一掷千金的大气,览玉盛会上的”玉王“风范尽失无遗,卑微地沦为了玉的奴隶。真是可悲!甚至于想对霍达女士大声疾呼:”韩子奇毁在了你的手上了呀!“但是冷静下来,又不得不叹息,《穆斯林的葬礼》注定了结局的悲剧,无法改变。

  韩子奇去了英国,带着他的玉。避开了北平的战火,留下了他的同胞拼死保家,他那些玉本来是可以为抗战做出贡献的,却远渡重洋飘到了英国。可是,躲又有什么用呢?希特勒的轰炸机同样使英伦敦满目疮痍。韩子奇到那时才知道后悔,他的心飞到了北平,那里有他的家、院子、妻子、儿子,有他的一切!可是,后悔有什么用呢?不过是最无力的反抗罢了。

  战争必然要结束,邪不胜正!时间而已。一封溅着大西洋海水,染着英格兰硝烟的家信送到了韩太太的手里,那封信的措辞,凄凉至极:我们还活着,你们还活着吗?复信:”爸爸小姨快回来吧,妈妈想你们。“仅一句话却深深震动着海外未归人的心扉!

  韩子奇回来了!带着他的玉,却没带玉儿。他不敢带,或者说玉儿没有勇气回来。可是又能怪谁呢?韩子奇和玉儿在海外漂泊十年,寄人篱下,相依为命,面对奄奄一息的玉儿他又能怎么办呢?那就是要怪玉儿了,可是又怎么能狠下心呢,她太可怜了,已经被命运捉弄的好惨,又怎么能禁得住责怪呢?可还是要怪的,怪她不应该回来,不该伤了姐姐的心后还理直气壮地和她争论。梁君璧比她还要苦,甚至千倍,万倍。写到这我特别想知道霍达女士是怎样的观点,毕竟她给读者出的这道感情题太难解答了。

  从决定出国那时起,韩子奇总是一错再错。

  他居然后悔自己回来了!“我……我糊涂啊!我们不该回来,不该回来!”“我……唉。我为什么要回来啊。”这些话他不止一次的重复。可悲呀!韩子奇是糊涂了,他不是不该回来,是当初不该走!现在更不能走了!我不知道他留下来而没有随玉儿走到底是因为放不下自己的家、妻子、儿子,还是真舍不得那些已经被梁君璧上了锁带不走的玉。梁君璧认为是后者,所以她锁住了玉,也就锁住了韩子奇。可是我宁愿相信是前者,如果非得要锁住玉才能留下韩子奇,那梁君璧是要多么伤心呀!

  玉儿走了,“博雅宅”容不下她,她也不会留,可是留下了新月,万般无奈,自然注定了她还要回来。然而新月却依然难免命运沉浮。

  挨过了好多年。

  到了该走的时候,韩子奇却没有走。“红卫兵”充当了“文革”那个年代最猖狂也是最无知最可悲的角色。大卡车拉走了博雅宅里全部的藏玉,还有“玉王”横技和“奇珍斋”大匾,也摘走了韩子奇的心!他后悔1948年没有像浦绶昌那样闻风而动,举家南迁,否则,这两个冤家对头还可以在香港继续较量!然而,时过境迁,后悔已是最无力的反抗!

  最了解韩子奇的,是他自己。他的心中一直保守着一个隐秘,或者说霍达女士一直替他保守着这个天大的秘密——他不是回回!易卜拉欣韩子奇是汉人的孤儿,吐罗耶定巴巴收养他,可是他欺骗了他,也欺骗了他的师傅梁亦清,欺骗了梁君璧,欺骗了所有人!韩家的后代身上原来是流着回、汉两个民族的血液。韩子奇是不可能再保守这个秘密了,可是韩太太还要活下去,她必须替丈夫把这个秘密继续保守下去。于是她真诚地对丈夫说:“你是真正的回回,心里可别犯糊涂!快向主做‘讨白’(忏悔)。“韩子奇茫然答应着,这是他面前唯一的出路了,怀着忏悔也怀着遗憾,怀着恐惧也怀着希望,战栗着向黑暗中走去,以回回的身份。

  这场同命运的搏斗,韩子奇失去了太多太多,最终他是赢了的!他不断同命运抗争,不断改变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最终命运屈服了,承认了他是回回,承认了他作为回回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一生。

  我想,这是霍达女士极力想给读者呈现的一种态度吧:命运,始终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又过了好多年。

  玉儿终于回来了,却已物是人非,一部穆斯林家族的兴衰史扑面而来,荡涤了一切,或悲或喜,她自己也被卷入其中,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我们静静地站在岸边,驻足长叹。

  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荡涤心扉!

  向霍达女士致敬。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篇九:

  啊,安拉!宽怒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人,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着他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且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作试验!

  这是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辞,小说的开头作者就为我们展示了。作者在小说正文正式行文之前就先让读者感受一番穆斯林特有的气息。一股神秘之感悄然从心头升起。

  这部小说到处都充满着悲剧色彩,然而它并不是单从生命的消亡上来阐释其悲剧性。更重要的是其中复杂的人物情感纠葛与几十年民族历史的融合交织出了一幅精彩的画面,这也使得其悲剧性更具有独特,持久的魅力。

  清晨,一天中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时刻。小说的故事也在这个时候拉开帷幕,慢慢给读者展现那些逝去的却又让人无法释怀的过往。

  伊斯兰,穆斯林,宗教本身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而小说中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也是穆斯林,因此,整个小说的庄严,神圣感更加强烈。

  玉,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她是纯洁,珍贵的代表。小说中的韩子奇对玉的喜爱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玉是他的生命,他的支撑。那段动荡的岁月里,他就是靠着他所拥有的玉熬过来的。然而也许因为玉本身就是不属于某个人的,她本来就是属于历史,属于整个人类,而不是被人独自占有的,所以,韩子奇最终失去了他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东西。不能说韩子奇这样的做法不对,只是他太爱玉,把一身都奉献给了玉的事业。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是需要一些信念的吧!我想对玉的感情应该是韩子奇信念中的大部分吧!

  韩新月,一个充满活力,有着理想的女孩子,在她最美好的年纪,悲剧上演。她本应该跟普通女孩子一样,拥有父母的关爱,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美丽的爱情。可上天无情,让她这些都失去了,最终香消玉殒,在这场悲剧中,她没有任何错,却为此付出了最大的代价。也许这种悲剧更打动人心吧!该怎样评价梁冰玉与韩子奇的爱情呢?从道德角度来说,他们的结合是不对的,毕竟韩子奇是梁冰玉的亲姐夫。可那场战争让一切不可能都成了现实,是不是战争对人的信念,坚持的改变真有如此之大?就想《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跟范柳原最后也是因为一场战争成就了他们的爱情。韩子奇和梁冰玉也是这样吗?也许爱情有的时候真的没有必要问出一个确切的答案,爱就爱了,不需要真确的答案。只是由此造成的悲剧却是伴随一生的。梁冰玉离开了,留下了他们的女儿韩新月,这让新月一直没有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当然,梁君壁也不可能放下丈夫与亲妹妹的那段恋情而不在乎。对于像她这样虔诚的穆斯林来说,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已经完全越出了范围。然后一家人的亲情逐渐淡化,韩子奇也只有处于痛苦中不能自拔!

  新月本如此不幸了,连安慰支撑她的爱情都无法继续,穆斯林跟汉人的差别让梁君壁一直对他们的爱情持反对态度,丝毫不退让。于是在新月备受病痛的折磨时更加的绝望离开人世。也许到这儿,悲剧应该告一段落了,新月走了,楚雁潮孤身一人,然后各自继续生活。然而韩子奇失去了他一生挚爱的玉,女儿的夭亡跟市区玉的打击让他快速走向了死亡,一个人支撑他活下去的东西都没了,他还能怎样支持下去呢?他走了,最终也没能见上一直牵挂的梁冰玉。

  小说的结尾是满怀希望的梁冰玉回来了,此时的她已经年老,想回来见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儿,而迎接她的只有那一抔黄土。人已不在,逝去的岁月再也找不回来。

  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本身足够让人动容了,穆斯林又赋予了她一层神秘,庄严的气息,然后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上演这个几代人情感纠葛的故事更让人难以释怀!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篇十:

  《穆斯林的葬礼》这个题目给我的就是一种悲情的感觉。

  读完时,我已是泪流满面了,我抱怨作者为什么如此残忍,要赋予一位完美的妙龄少女如此苦难并短暂的一生,要拆散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让他们明明相爱却又无法逾越这阴阳两地的隔阂呢?这里面的爱,爱的太深沉,太博大,也太激烈。虽然每一段感情都以及其的美好开头,可又都是匆匆的令人悲伤的结尾了。就像初春里,刚要绽放的花苞,正要迎风吐蕊时,却被一阵疾风骤雨打碎了所有的梦想。当乱红飞过,那些曾经的美好,也一起被埋葬了。史上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交织在一起,造就了三代人的悲剧……

  《穆斯林的葬礼》何尝不是一场盛大的爱情葬礼呢?只是这葬礼来得太快,来的让人猝不及防。爱情终究是易逝的。只怪当初抓的不够牢,爱的不够切,才会在中途走散的走散,遗失的遗失。也怪当时关心的不够多,拥有的不够多,才会在生离死别的关头,哭得昏天暗地,哀的刻骨铭心。更怪当时走的那么决绝,走得那么没有留恋,才会在回首的时候,空留一声声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的哀叹。

  生活总有太多的苦难,磨练着世上形形色色的人,也磨练着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真不敢想象当爱情和苦难遇到时,那将是一场怎样声势浩大的对决呢?或胜或败,或喜或悲,谁有预料得到呢?

  其实有时候,真的不是爱的不够真,爱的不够切,爱的不够的多。只是生活的苦难太多太多,一次又一次把浓烈的爱冲散了,冲淡了,冲的了无痕迹了。当苦难终于过去,终于云淡风轻的时候,那颗爱的心也早已枯竭了,连一点爱的甘露也榨不出来了。是啊,心死了。心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哀,莫大于心死嘛!

  这部书,分为玉和月两个脉络。玉,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它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月,皎洁明亮,清净高挂,它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作者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背景: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那精妙朴实的语言和一个个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感动了我,令我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书中,与书结为一体!闭上眼睛,那些情节就像一部电影,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悲、喜、忧、愁相互交织,强烈地震撼着我的灵魂!

  作者对此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别具特色,在这一章写当今,而后一章又开始着重写过去,如此的一环扣一环,令我在阅读的时候恨不得跳着把一支脉络先看完,再看另一支。就是在这种欲罢不能、情不自禁想知道结果的心情下,我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地读完了这部厚重的作品。因此,我常常会感到阅读这本书并不轻松,因为我整个心都被故事情节所牵动着,受着一种紧张和纠结、急迫和不安的情绪所折磨。

  这部书,不光是在简简单单地向读者阐述几个回族的穆斯林之间恩爱情仇的故事,它好像还在借那几个悲惨的人物向世人表达着什么,呼喊着什么。想来,拥有生命,便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公比起来,我们不是幸福很多吗?最起码,我们还活着,还拥有着生存的权力,这样说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抱怨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