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短语收藏本站游戏名字网,专注分享精品网名与头像的专业性网站!
网名推荐: 个性网名 情侣网名 伤感网名 女生网名 男生网名 英文网名
签名推荐: 伤感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说说推荐: 伤感说说 心情说说 说说带图片 空间说说 空间说说 搞笑说说 爱情说说 自动回复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围观: 归属:读后感 时间:2016-06-22 12:42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一:

  《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讲述了中国人抹不掉的耻辱。如果那些士大夫不跳起来反对的话;如果慈禧太后不做那些士大夫的“傀儡”的话;如果那个时候多一些有认识的人话。那么中国就不会承受一系列的耻辱。但是,当时的领导者与人民,统统都不知道,我们的衰败,反而在那里安享荣华富贵。

  不过,在李鸿章领导的时代中,还有三年光明,但是,在三年之后,慈禧太后与那些士大夫把皇帝“软禁”了,并且杀掉了一些有志之士,不过,还有些有志之士逃往国外,例如康有为。

  之后,国民党的建立人孙中山先生,也是逃亡国外的爱国人士。他几次组织发起大反攻,但还是因为有人把秘密外泄,没有成功。不过,在之后的一次大反击当中,创造了杰出的功勋。

  在大反攻,刚攻下一个省城时,立马有十三个省相应,纷纷发出话来:“我们省不再属于清政府管辖内。”犹于这一次大反攻,清政府被彻底瓦解,在没有人归他管理了。

  在战斗结束后,人民推举,孙中山先生担任临时大总统,但是,当时日本又选出了一位“傀儡”,他就是袁世凯。在以后,日本就极力拥护袁世凯,以至后来袁世凯挤兑掉了孙中山先生,无论谁当,当时的时局,已经四分五裂了……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二:

  读这本《中国近代史》感觉并不像之前的历史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反而像听一个长者在述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一样,既充满遐想,又不失趣味和深刻。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觉民族复兴道路的坎坷,真可谓是“乱世出英雄“,中国近代史跨越了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度、民主制度的三种社会体制,对于古老而守旧的中国而言,就像是一个高龄迟暮的老人要拼命奔跑着追赶一辆急速飞奔的蒸汽火车一样,显得十分力不从心,并且最后幡然觉悟,却也只能望其项背,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袭来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只是输在起跑线上了,我们背负的包袱过于沉重,却还是一厢情愿的把这种包袱当成我们封建王朝的资本。

  封建的思想和封建的体制束缚着我们的民族裹足不前,自以为是的王朝终于在面对强大对手的层层武力打击和主权被不断瓜分、帝制权力不保的危机情况下,终于开始图谋改变,但是顽固的士大夫阶层和封建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不肯积极的应对改革与变法,导致很多有才能、有远见的仁人志士不能被很好的重用,反而受到压迫和排挤,最终这种封建势力严重阻碍了我们民族的复兴,种种变革的尝试都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失败了。

  说实话,读近代史其实就是在读”耻辱史“,近代史从清朝后期到民国初年,中国的处境一直都是”外有列强,内有动乱“的窘境,外面有八国列强不断的虎视眈眈,欲瓜分中国或者盘食利益;内有太平天国,义和团、匪拳,邪教、土匪,等等藩镇割据势力此起披伏,大清王朝军事落后,政治昏庸无能、明君良臣少之又少,封建体制已经不能迎合开始近现代化市场和时代,中国的领导决策者又未能及时改革,战争频繁,民怨民愤满溢,所以各地各种藩镇割据势力和农民运动不谋自发的揭竿而起,最终导致大清王朝和封建体制岌岌可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觉得对于失败的经验教训,需要总结,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我们才能不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发展。

  从大的方向看,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主要是在于两点:第一,器不良,第二:技不熟。

  器不良,主要是说,我们的武器军备要落后敌人很多,无论是军舰、还是枪炮,我们都远远落在了列强的后面,古语云: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我们想打败敌人,还是要先夯实最基本的基础,在作战工具上一定不能输于对手。

  技不熟,主要是说,我们的战略战术,实战经验方面远远逊色于敌人,我们长期的养尊处优,让军队严重丧失了战斗力,俗话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留血“,但是当时大清朝军事还是停留在”人海战术“、”大刀长矛“十分落后的层次上,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工业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战争上。最重要的是,官员腐化严重,军训军政不强,军心不稳,导致士兵没有斗志和战斗力。

  但是从更深的层面分析,我们就会了解,近代屈辱史的最主要的根源不在于”器不良、技不熟“,或许在于我们输在了文化和体制上。

  在文化方面,这里不是说传统文化不好,而是说我们既没有把传统文化活学活用,也没有很好的借鉴学习西洋文化,反而近代的八股文科举制度的僵化不仅限制和扼杀了很多优秀并有主见、创新能力的人才,也让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和所谓的精英阶层都背负着严重的封建思想,所以士大夫对清政府的愚忠和守旧导致中国所谓的精英阶层不会成为中国前进的动力,反而成为了中国励精图治,改革变法的最大阻力!

  在体制方面(尤其政治体制方面),中国没有及时改良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引进更多的民主制度,而是维持着陈旧的封建专制制度,这种统治制度已经严重不符合工业革命以后的时代了,日本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了明治维新,开展君主立宪制的尝试,开始全面接受西方的先进教育、文化、先进的体制和改革政策、包括利用拖欠的巨额外债胁迫列强来扶持日本的经济、军事等方面,并且积极的在列强各国设立大使馆,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这种兼收并蓄的对外开放政策使日本迅速的跻身强国的前列,才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进而导致列强随后瓜分落后的中国,并且落井下石,签下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最后直到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很多从小就接受先进的西方教育的孙中山,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最终折服了千千万万中华有志青年的心,中国一夜之间封建王朝就被推翻,步入民国时代!

  这本书上也有分析说:中山先生的青年生活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第一,他与外人接触最早,十三岁就出国了。他所入的学校全是外国人所设立的,他对西洋情形和近代文化的认识远在李鸿章、康有为之上。这是我民族一大幸事。(因为我们既然只能从近代化找出路,我们的领袖人物应该对近代化有足够认识。)第二,中山先生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是长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是近代文化的至宝。但是这种方法不是一两个月的训练班或者速成班所能培养的。我们倘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了解为什么中山先生所拟的救国方案是具体的,精密的,有步骤的,方方面面都顾到的,因为他的思想是经受过长期训练的!

  可见思维方法是如此重要,小则影响一个人,大则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中国的近代史的启发,就是有形的军备我们都是可以买,但是无形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才是决定事物发展走向的根本原因,一个民族同样如此,一个不团结,价值观不统一的民族如果不能解决自身的文化、思维、精神、信仰方面的问题的话,遇到任何一个外在的问题都会陷于各种内部矛盾和无休止的扯皮内耗当中,而不能共同团结起来一致解决外在面对的各种问题,说到这里我想起了蒋介石的政策就是”攘外必先安内“,确实很有道理,只是有很多历史学家把这句话”误读“了,其实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一样,如不能先解决好自身的心理矛盾和内在问题,当外在的”意外“问题来了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自己先暴露出问题,而疲于应对所有的突发状况!

  最后一句话结束,我们都常说”修行故在修心“——其实治国何尝不是如此呢?若每个人的文化和思维理念正确了,每个人都能生活在民主、民权、民生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变得包容开放、并且具有不断颠覆、改变、创造、创新的文化意识,每个人都能更好的掌握自我命运、发挥自身作用的时候,这个国家自然也就有救、有希望了!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三:

  有幸在王锡文校长工作室看到这本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说是读书,其实就是翻翻。徐中约教授作为一位长期生活与工作在美国高校中的华人学者,由于社会环境与学术背景的差异,其书论述的中国近代史,在结构、分期以及论述与批评的标准和方法上,都会和我们习惯常见的有关论著不完全一样,从而引起我们阅读本书强烈的兴趣与新鲜感;但同时,正如作者所说,本书始终都是“以中国人的身份”表达“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因此时时流动着作者对祖国的挚爱深情,从而引起我们深深的思想共鸣。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是一位有着科学精神与严谨学风、丰富学养的卓有成就的大学者。本书不仅为我们学习与研究中国近代史多了一份比较与参照,而且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思考与认识。

  首先,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新鲜感觉,可能是它判定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我们常见的有关论著不同。徐中约教授将中国近代史的起始时间定在“清朝的建立”,他认为:“如果我们对前期的机构制度不甚了了的话,那么我们将无法全面评判19世纪和20世纪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即使把鸦片战争界定为近代的起点,我们也仍需熟悉中国传统的国家和社会形态,因为这些形态制约了中国对19世纪外来挑战所作的反应。西方的入侵可以被视为一种催化剂,促使传统中国转化为近代中国。但是,如果对原先的机构缺乏相当了解的话,我们就很难理解这种转化的效果。”

  其次,本书对这约400年纷繁复杂的历史,对这期间许多重要的史事与人物,作出较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和评论。例如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的概括性论述,既十分有作者独到的个性,又很贴近历史的实际:“近代中国展示了一幅如此光怪陆离的纷繁景象……变化的动态表明,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本书的副题就为“中国的奋斗”。作者的这个见解,不正与为越来越多的大陆学者所认同的以“振兴中华、追求近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十分接近么?作者的这个见解是本书之灵魂,是本书之纲。

  如对当前海内外史学界热烈关注并争论激烈的“同治中兴”即“自强运动”,大陆学界称之为“洋务运动”,本书这样评价:“‘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它虽然暂时制止了衰落,但却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它对西方军械、技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会理论、哲学、艺术和音乐——全然没有触及。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犹如‘秋老虎’最后的炎热一般。尽管如此,同治中兴却标志了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对这样一场复杂的运动分析得如此准确、深刻而又生动。

  再如对1949年国共内战的结果,本书这样写道:“回顾历史,美国虽然因许多失职行动和错误举措而‘有罪’,但却不能要它对‘丢失’从未‘拥有过’的中国负责。中国共产主义是一场经历了30年之久、有着巨大生命力的内部力量,外国的干涉不大可能改变它的方向。”短短数语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住的。

  本书的语言文字很有文采,表述准确、有力、传神,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里既有原作者的不凡的功夫,又有译者驾驭汉语言的高超能力。虽然只是翻翻,但非常受益!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四:

  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读完之后颇有所得。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近代化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它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却又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蒋廷黻不可能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他说:“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个话颇有分量。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鸦片战争震撼的当初迅速走上维新抑或革命之路呢?

  本书以恭亲王奕訢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然而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了。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

  此外: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高中生、大学生的教材,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作为教材似的史书,它将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很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这个那个条约,赔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历史值得我们深思!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五:

  读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当时民族的腐败,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就在这时,出现了许多爱国志士,但还是没有任何的作用,最后,进行了大革命。

  革命后,中国人民又站了起来……

  本书共分为四章,分别是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

  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

  第四章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剿夷与抚夷,主要讲了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英国人作鸦片买卖和不平等条约的开始。

  洪秀全与曾国藩,主要讲了洪秀全企图建新朝和洪秀全的失败。

  自强及其失败,主要讲了内外合作以求自强和中日初次决战。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主要讲了康有为的辅助光绪变法和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这本书给了我一些道理,如果我们不读懂这些历史书,历史还会重演。我想说的就是,今天的中国,是多少有志之士抛头颅洒热血,是多少老百姓的支持,是多少颗打进敌人心脏的子弹……

  所以,如果我们足够强大,就没有人敢对我们怎样……

  就算它们来了,我们足够团结,一样可以让它们回去……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等长大以后,来报效自己的祖国,让它变得强大。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六:

  很早就知道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但认真拜读则比较晚。原因无它,但凡中国人,读近代中国的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缺乏一颗强大的心脏。一部血泪史啊,让人不忍卒读!

  对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的阅读,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和颠覆。

  第一,高大上的历史经典原来可以这么短。这本书只有四章共5万字,第一章讲外患:两次鸦片战争,第二章讲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第三第四章讲为抵御侵略,先后出现的四个救国救民方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从整体看,一二两章为因,三四两章为果,从整体上探讨了近代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做的努力,病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

  第二;历史经典可以这么通俗好看。书中没有那么多晦涩难懂的引经据典,不拘泥与细节和过程,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人毫无抗拒欣然接纳。又如同一个博学且通达的老先生在唠家常,寥寥数语就把历史迷雾中雾罩下的人物、事件明白透彻的点出,让人豁然开朗。如,讲到中西关系,蒋先生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讲到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他说“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他们为什么不彻底呢?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他则说“甲午之战是高度西洋化近代化之日本战胜了低度西洋化近代化之中国。”

  第三,原来早在1938年以近代化为线索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研究就出现了。要知道我们的普通中学教材编写和教学,直到近十年才大力提倡用近代化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之前的历史教学我们贯彻的主要是革命史观,强调阶级斗争,一味赞美人民暴力革命的伟大和正确。忍不住叹息,主流意识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让这样一本有思想力的书和我们失联长达近半个世纪。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蒋先生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而他则是站在时代当中写时代,对历史思考的深度和价值,在半个世纪过后仍让我们惊叹。历史果然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还有多少历史的真相有待发现?

  第四:眼光独到,对林则徐、琦善等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如林则徐,至今我们的教科书中仍然赋予他民族英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称号。而蒋先生则指出真正的林则徐觉悟到中国的器物不如人,但他并不主张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的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而对那么被我们唾弃的琦善则比林则徐勇敢又担当,他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而且公开的宣传了”。这种反差可能不一定会被我们认可,但他无疑的启发了我们的思考。

  当然,蒋先生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第四章的最后一部分很明显带有了浓厚的意识形态偏见,偏离了先前客观中立的立场。但,瑕不掩瑜,绝对对得起’近代史上的经典”称号。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七:

  蒋廷黻先生这本《中国近代史》确实好读且易懂,但是正如他所述,这本书不过是一个“初步报告”,仅仅简略地提及了事情大概,好似一本数百万字的长篇小说的大纲,虽然不够完整明了却也是字字珠玑,整体感觉流畅不拖沓,正所谓浓缩就是精华。

  蒋廷黻先生少年便敢单骑出国留学,再加上在国内上的学也是教会学校,在人树立三观的时期耳濡目染的都是西方的东西,民主,自由这样的词语自然成为了他的政治理念,而西方治学的严谨也成功地深入他骨髓。全盘西化带来的结果就是让他在从政时敢炮轰国民党的腐败,但是又坚定不移地为民国政府服务——西方的事务官,强调中立性,正是蒋在从政时的表现。而当时中国根本没有一套系统的研究的体系,接受西式教育的蒋廷黻在哥伦比亚大学受到了完好的教育并在中国发扬光大,实在是于国有幸。

  全书分为四章,外患,内忧,自强,瓜分和救国。这四个部分实际上就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四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在每个独立的时期,又有某一个因素特别突出,作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而呈现,两次鸦片战争遭到侵略,农民起义和私军的产生,为了挽救大厦将倾的清王朝的自强,中华大地面临沦陷和民族的救赎运动,确确实实就是从鸦片战争起到北伐战争的写照,虽然只有大概宏图,但是其枝干既然已经建好,那么所缺的也不过是拓展而已了。

  清朝的康雍乾盛世行到乾隆晚期的时候,已经是到达一个最顶峰,马上就要迎来极速下滑的阶段,此时西方已经完成了新航路开辟,整个世界尽收眼底,海洋文明特有的冒险精神迎来爆发,而古老神秘的东方古国成了他们要交好的对象,此时的清王朝仍然是非常强大的,这当然是由于祖宗留下来的老本的缘故,但是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速度上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尽管如此,当时的无论东方西方都没有意识到这个现实:清王朝依旧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而西方依旧保持着对这个东方王朝的敬畏,即使清王朝的禁令法律千奇百怪让人无法理解,远道来华的洋人们依旧不敢触碰清朝法律分毫,在他们看来,清王朝是一个强大鼎盛的国家,可惜统治阶层对世界,对西方还不够了解,所以才出台千奇百怪的法令,倘若肆意冒犯,造成交恶,那可就糟糕了。等到马戛尔尼与乾隆交涉失败,西方终于明了,这个骄傲自大的国家和平交涉行不通。

  为什么行不通,无外乎骄傲的个性。彼时的中国人太自大了,毕竟泱泱五千年华夏历史,从来没有遇见过有哪个帝国可以跟我们平起平坐,不是只为了抢钱抢粮的游牧民族就是对我们顶礼膜拜的日本高丽暹罗扶桑,胆敢冒犯天朝神威的天竺,沙俄也被也被太宗跟康熙打成了猪头,就算武力比我们强但是最终还是要跪伏在我天朝文化下的元清,况且郑和下西洋那么远,所见所闻也不过是一群跪舔我天朝神威的岛屿小国。千余年的累积,天朝高人一等的心态根本积重难返,当时英国人的所作所为或许在大清人的眼里不过是跳梁小丑想博得欢心罢了,惯性思维决定了清朝人根本不会理会英国人的请求,自给自足的经济系统让清朝对于外来品的态度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对于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人来说,清朝的原料和市场,都是他们所渴求的。这样,一个迫不及待,一个不予理会,造成了矛盾的冲突,造成了战争的爆发,结果显而易见,清,惨败。

  蒋廷黻先生认为“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的待遇;在以后,外国不肯给我们平等的待遇。”沈渭滨先生在前言里予以驳斥,认为蒋混淆了封建宗藩关系和资本主义条约制度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不平等。沈先生言之确实有理,以藩属国向宗主国朝聘和宗主国对藩属国的册封为主要内容的封建宗藩关系当然与损害他国主权,破坏领土完整的资本主义条约制度大相径庭。然而蒋先生所说的也并没有错,本身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的清王朝只需对蛮夷保持封建宗藩关系就好,他们不需要资本主义式的强取豪夺和剥削,那样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之理而且会有损天朝上国的国威;资本主义立国的英人不同,只有通过损害他国主权,侵害他国人民的方式他们才能获取原料,而清政府闭关锁国不愿意合作的态度也使得他们只有通过协定清廷的海关税收才能方便贸易,归根到底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所需的外交方式不同,以及英国作为战胜国对于清廷的外交无需保持平等所致,对于以利益为重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像康熙打败了沙俄之后反而退让签订平等条约以展示大国风范的事件简直是不可理喻,大国风范那种东西在弱肉强食的国际交往中,能干什么?

  有趣的是,即使在鸦片战争中遭到了惨败,当时的中国人还是沉浸在美梦之中,作为统治者的皇族们对于洋人们一窍不通+不屑,作为社会高级知识分子,掌握舆论导向的士大夫阶层对于洋人一窍不通+不屑,作为社会底层的广大穷苦人民对于洋人还是一窍不通+不屑。这样的一个国家,你要他怎么发展?蒋廷黻先生为中国丧失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的发展良机痛心疾首,但是就这么一个从上到下完完全全都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美梦之中的国家怎么可能会抓住这个良机,虽然有一部分有识之士跳出来认为我们要学习西方,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主流来说这股新鲜力量实在是杯水车薪,况且,即使是魏源这样的有识之士,在本质上依旧还是拥有者那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高傲,依旧认为自己的政治制度跟文化具有完完全全的优越性,所需的不过时“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人的技术暂时比我们高了但是只要我们学会了他们的技术这场争霸还是我们碾压的节奏。当时的社会主流是剿夷,依旧是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的位置,无视社会现实,高喊把英人赶出中国。在他们看来,什么赔款割地关税都不甚重要,重要的是竟然答应了五口通商,这些麻烦的红毛鬼子在广州闹腾就算了居然现在让他进入到五个城市里面,简直是对我天朝上国的奇耻大辱,这种思想成为了社会主流实在太可怕了,上至总督下至草民都要求驱逐英人,顺应民意的清政府很快就遭到了第二次教训。历史是有规律的,除非是到了抢天下的时候,否则大部分的顺应民意都没有好下场——叶名琛被俘,他所顺应的民意的群众还帮忙英人把官府的库银抬上英船。

  这股傲气一直到甲午惨败才烟消云散。只有当年对我们顶礼膜拜的东洋小国把我们所谓天朝上国的海军打得一败涂地,社会风气才终于肯诚恳地学习西方了。在那之前,整个社会都还弥漫在傲气之中。

  没错,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后李鸿章和奕?等人确确实实地认识到西方比我们先进,但是他们这批人所走的自强道路,才是刚刚跟上魏源而已,如果说鸦片战争之后觉醒的中国人是1%,那么经历过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在中国觉醒,认识到了要学习西方的人数也就是到了10%,翻了十倍的确是极速的增长,但是面对那剩余90%的顽固势力,想要让中国走上真正的强国之路,依旧是杯水车薪,何况这10%里面,又是极少部分的人认识到了制度的变更才是唯一出路。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赎行动,到了那时,不仅仅只有人认识到西方的物质是好的了,也有人认识到西方的精神也比我们优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就希望依靠光绪帝来进行开明君主的变革,就像英国,日本一样,建立君主立宪的国家,想法虽好,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实现的,先不谈他们找的人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能够帮助他们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上,退一万步说,就算康梁等干掉了慈禧荣禄,掌握了国家政权,难道他们的命令会得到贯彻吗?就算是在专政的现在,尚有“政令不出中南海”一说,当时的地方巡抚总督已经渐渐有了自成一派的影子,深处皇城深处的光绪诏令纵使能够承购发出,又有几人听令?

  廷黻先生认为:“倘若当时我国不是遇着帝国主义压迫的空前大难关,以一个曹操,司马懿之流的袁世凯当国主,树立一个新朝代,那我们也可马虎下去了。但是我们是在二十世纪,所须要的,是一个认识新时代而又能领导我们走向近代化那条路走的伟大领袖。”起先读到这里,我是有些不太满意的,把袁世凯跟曹操,司马懿两位枭雄相比,好像有些过于抬高他,后来想想,好像也是。袁世凯一个普通农民,投效军队,在朝鲜发家,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人,他威武不屈,尽管自家朝廷不能给他有效的援助,但他依旧竭力维持着大清朝的尊严,小站练兵,一举成名,戊戌变法中站在了保守派一边,导致维新派惨遭屠杀随后在载沣逼迫下还乡休养,清廷崩溃,威逼溥仪让位,阴谋夺得大总统一职,最后晚年时期陷入昏庸,登基称帝,逆转时代潮流失败,遭到万人唾骂。如此跌宕起伏的一生,倒也称得上是一介枭雄。

  袁世凯是一介农民出生,他脑子里完完全全的都是封建思想,皇帝这个概念在他心中根深蒂固,曾以为当选大总统之后便可总揽天下大权,但是却发现他要面对的是议会的叽叽喳喳,封建等级观念深重的他出身军队,那里本来就是主帅说一不二的地方,岂能容忍下面人对他的政令说三道四?于是他取消党派,解散国会,钳制言论,袁世凯的封建头脑也只能想得出封建行为,可此时已经不是数十年前的中国了,社会潮流不再是君尊臣卑的封建礼教,而是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舆论开始反对袁世凯,可袁世凯此时正在深宫院墙里面受着袁克定和筹安六君子的蒙蔽呢,他此时怎么知道社会上已经对他是一片骂声,还以为都在赞他英明神武,可以成为九五之尊了咧。等到袁世凯登基称帝,全社会涌起讨袁浪潮他才明白,他所做的不仅不符合时代潮流,反而是逆势而行:副总统黎元洪独门谢客,国务卿徐世昌坚决辞职当隐士,一手培养起来的陆军总长段祺瑞直接称病不朝,派去镇压叛军的冯国璋干脆按兵不动,就连各国公使团,也委婉地说“此刻不宜恢复帝制”。在全国上下都叫嚷民主的时候,这位可以在封建时代呼风唤雨的枭雄,终于倒在了历史的车轮下。廷黼先生确实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当时的关键,旧思想旧教育出生的袁世凯不幸成为了挑战历史潮流的第一个牺牲品,同样是旧时代出身的张勋,段祺瑞,张作霖等人成为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蒋介石本来有机会成为这个带领中华人民走向新时代的领袖,他是中华大地万众敬仰的孙文的嫡系,条件得天独厚,可惜他在舆论这块完完全全地遭遇了惨败,接受马列教育出身的毛泽东凭借强大的宣传能力控制了舆论,掌控了民心,取得成功,成为了这个领袖……才怪,他又没带领我们走向近代化。所以在若按廷黼先生所述,最终还是蒋中正当上了这个领袖,虽然他只能窝在东南沿海的一亩三分地里。

  廷黼先生说,民国以来的困难都是由于国人不明了因而不接受训政。呜呼!岂止是民国以来,难道中国近代史以来的困难,就不是国人不明了了?鸦片战争失败后不知进取,难道不是国人不了解西方优越性,不了解我们已经沦为落后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李鸿章,恭亲王等人意图改革却遭到整个社会的反对,岂不是国人不了解西方将成为历史所趋,外族入侵不会再被我们的文化折服?甲午战败,义和拳运,仍然是国人不了解科学技术是主流,还妄图以血肉之躯硬抗钢铁炮弹啊,战争只靠血性相博,在近现代已经是走不通的路子了啊。至于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当时的国人又有多少人知道,一国之君袁世凯在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人是多么的愤怒,但是碍于段祺瑞的“与日本开战,三日而亡”,只能无奈同意,就算这样,他也没答应最丧权辱国的第五款共七条里面的内容。不明了不明了,国人不明了的太多了!直到善用舆论的毛泽东的出现,才终于让国人明了了,这是后话,不多提。

  《孟子》里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其实只点出了表,没有点出里,社会的大众其实是很愚昧的,他们一般只跟随潮流走,当时的潮流是什么他们就跟什么。那么难道不是大众来决定潮流的吗?当然不是,虽然社会大众是占据社会的主体,但是掌握舆论的是少部分人——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这些人的言论是掌握了社会舆论的真正走向,也是大部分民众所相信的对象。一件事情,经过报纸,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的过滤,往往就会变成另外一件事情,比如我在前文提到过的袁世凯对二十一条,想想吧,袁世凯在朝鲜发家的时候就已经在受日本人气了,等到当上一国之君了却还要受到日本人所下的两日之限的威胁,铮铮铁骨的军人出身的他怎么可能对日本人委曲求全地卖国?而回顾近代史,李鸿章,康有为等人的改革失败,也不正是因为他们站到了社会舆论的对立面?倭仁引领的社会舆论不接受学习西方的任何,袁世凯为代表的社会精英也不希望引起太过激烈的政治斗争。本朝开国之祖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他没有让舆论左右他,而是他左右了舆论,面对全社会的全情激愤,被迫站在舆论对立面的蒋中正也只有唉叹一声,败退台湾了。

  中国社会就像是一艘巨舰,想改变航向,掉转船头太过困难,历史又拥有其规律性,没机会一口气吃成个胖子。从封建专制社会不可能一下子转型成民主社会,廷黼先生也说我们国家的人在专制政体下当了几千年顺民,忽然要他们做国家主人翁,这当然是很没道理,不符合历史规律的一件事。哪怕是在封建基础不那么薄弱的西欧,也有拿破仑,俾斯麦,希特勒等人所建立的军事独裁政权,更可况是封建专制根深蒂固的我国呢?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不可能一下子扫清笼罩在人民心中的专制乌云,接下来打打仗乱七八糟的过了几十年才能够缓下来进行建设了还是要经过某人的专制时期,历史的规律性就是这么不可打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对自己的权利会越来越重视,社会会逐渐过度到以人为本的时代。唐太宗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读史书,对于建设我们的民主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八:

  读完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重新认识了曾国藩——刷新进社会的曾国藩。蒋廷黻评论曾国藩是“我们乡下那个务正业的小农民”。

  就是这个“小农民”的形象,重新感动着我。“他和小农民一样,一生一世不做苟且的事情。他知道文章学问到的工业都只有血汗才能换得来,正如小农民知道要得一粒一颗的稻麦都非出汗不可。”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事业起始的时候,他的声望并不高,他也没有政治势力作他的后盾。但是湖南地方上的士大夫阶级确承认他的领袖地位。曾国藩的事业就是利用这种乡勇,而加以组织训练,使它成为一个军队。这就是以后著名的湘军。团练是当时全国皆有的,并不是曾国藩独创的,但是为什么惟独湘军能成大事呢?原故就在于曾国藩所加的那点组织和训练。

  曾国藩治兵的第一个特别是精神教育的注重。他自己十二分相信孔孟的遗教是我民族的至宝。洪秀全既然要废孔教,那洪秀全就是他的敌人,也就是全民族的敌人。曾国藩是历史上的精神领袖,也是事业领袖,曾国藩注重为人,也不忽略作事。关于军器,曾氏虽常说打仗在人不在器,然而他对军器的制造,尤其对于大炮的制造,是很费苦心的。他用尽心力去罗致当时的技术人才。他对于兵士的操练也十分认真。他自己常去督察检阅。他不宽纵他的军官,也不要军官宽纵他的部下。

  读完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再一次走进曾国藩,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作为现代青年,向曾国藩学习怎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格修炼对曾国藩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完人。”

  读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走进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曾国藩。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九:

  如其封面所说的“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与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历史教育观点非常不同,甚至出现相悖的历史故事。到底何为真何为假?仅仅阅读这本书与之前所受的历史教育我不可能做出回答。历史学家尚持不同观点,我这个微小的学生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内看透历史呢?所以这篇读后感将以阅读过程中我所受的思想冲击和从中得到的小小感悟为主,当然不会阐述我的历史观点或者立场。

  阅读这本书可以说比我之前阅读过的所有关于历史的书籍都要轻松,并且我非常愿意去阅读。因为它一改历史书籍的艰涩枯燥,更多地给人一种在课堂上课的感觉,语言很幽默生动。当然,这本书本身也是源自一门很受欢迎的选修课。

  阅读第一讲时,我已经被直白明了、指戳要点的字句所吸引。就如“我们会鄙视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依赖这个假的东西。”可见我们所接受的历史教育表面上看并不怎么受大部分学生青睐,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办法活在一个没有历史的世界里。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历史,它到底是真是客观的,还是虚伪主观的呢?其实没有很多人会主动去考究这个问题,大家只是觉得大概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就够了。但也许正是这种心态,让我们整个民族现在依旧在“童年阴影”下反复折腾、反复跌碰。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我们不仅要舔舐自己的创伤,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些创伤中学习不再受伤。

  而近代的“三妇”心理,幽默有趣但又恰到好处地形容了我们过去对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态度。其实我觉得这些心态仍然是时下大部分人面对民族、爱国、历史等所采取的态度。就举前不久的反日游行来说吧。怨妇的哭闹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吧!但是,除了“日本人不知悔改”“小日本天性就坏”之类的话以外,就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再就是泼妇的凡事讲打的心态了。义愤填膺地呐喊助威反抗小日本,又砸汽车又防火。结果,别人毛发不损,我们自己却焦头烂额。情妇的“崇洋媚外”心态则同样的一味好外,连自己祖宗的姓氏都忘记了。我之所以把这些列举出来,其实是想阐述我的小感悟:我们接受怎样态度的历史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民族对待遗留的历史问题的立场和处理方法。这种“三妇”心态下的历史教育史很难让我们正确审视历史,或者更重要的是审视我们自己。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或者说是历史侧面。这并不是官方的历史教育说有负面影响,而是只有当我们知道更多、更细的时候才可能找到自己的真正位置。

  在读这本书时,原本所知道的历史故事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比如说李鸿章这个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其实要比印象中大得多;洋务运动不是改革不彻底,而是不够快;戊戌变法的失败不是因为资产阶级软弱而是因为一个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帝—后二元结构的存在;还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之一颐和园的修建挪用大量海军军费的始作俑者不是慈禧而是她的儿子;还有几乎不怎么介绍过的军事改革,要知道这东西的作用不是我们一两句话能带过的;还有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一道这样的思考题:西方国家支持戊戌维新的原因;被抬高了的康梁等等。

  基本上整本书都才刺激我“保守”的神经,但是我却非常享受这一阅读过程。它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知道许多很有趣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而这些没有被大多数人接触过的点滴历史汇聚起来就可能产生新的历史观,而这些历史观,在我看来,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历史的真正价值。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十:

  一提到中国近代史,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就感觉到了两个字:可恶。当然,这是说外国人的。每每当我看到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如何胡搅蛮缠,使得中国政府晕头转向,答应他们无理的要求,我就觉得十分地愤恨:外国人,你们怎么能如此不要face呢?可是,当我看了《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原先的一些片面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改变。

  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这让我有些难以接受,可是随着我渐渐地深入读了下去,我发现作者说的也是不无道理。不仅如此,书中作者不少描写的地方都没有怎样偏向中国人,反而是指出了中国很多愚昧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晚清亡国了。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思考问题也变得片面起来,觉得中国人是很无辜的样子,一切都是外国人侵略我们的错。可是,如果中国不弱小,外国人又怎么会打上中国的主意?如果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外国人的计划有怎会得逞呢?

  这本书,给我的思想敲了警钟,它不仅告诉了我不少关于晚清的知识,更告诉了我:思考问题,不要太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