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短语收藏本站游戏名字网,专注分享精品网名与头像的专业性网站!
网名推荐: 个性网名 情侣网名 伤感网名 女生网名 男生网名 英文网名
签名推荐: 伤感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说说推荐: 伤感说说 心情说说 说说带图片 空间说说 空间说说 搞笑说说 爱情说说 自动回复

尘曲读后感

围观: 归属:读后感 时间:2016-09-14 08:34

  尘曲读后感一:

  这是一本游记,更准确说是对人生每一步的一个反思与成长。小七的文字总是这样,清冽不失成熟,像一盏茶,苦涩中略带恬淡香甜,正如郭珊在序中所说,这更像一个孤独者的告白。我很羡慕她把她路过的风景都用文字定格,稻域亚丁、国境之南、安纳托利亚高原、云南泸沽湖、捷克布拉格。

  有人说过,活着便是一世的行走。前面的风景或许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但是人的一生所追求的不就是多看这个缭乱寂寥的世界几眼,只为几次纯粹的不掺杂任何的感动。等到老了之后回想,顿时欣慰很多,自己的一生也还不算虚度此行。

  她的文字有着对生存、死亡、价值、人生的追寻。这些文字似乎都显得过于沉重,但小七的文字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份思考,一份最真挚的动容。

  在小七身上,我能看到很多与自己相同的地方,似乎是我们这个年纪所共有的特质。动不动就伤春悲秋,觉得自己脆弱得要死,不懂得人情世故,亦懒得去解释。这世间复杂的人际关系,懒得去解释,只觉得问心无愧就好。可仔细想来,这其中似乎又夹杂了太多的个人情绪,过于极端和偏激。相处之道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不断去领悟的,又何必过分纠结,顺其自然就好!

  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这是这本书中我很喜欢的一句。人注定是孤独的,很多路需要自己走;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完成;很多泪需要自己去流;很多痛需要自己去慢慢承受••••••然而孤独并不是你人生的主旋律,荒凉之后的美好可能远比你想象中的好。如果只是因为对人群兴味索然,又厌倦徒劳的语言而选择独自未免太过于残酷。

  回想现在的自己,除了有大把的青春外一无所有。因为太年轻,很多东西看不清;因为太年轻,很多事情不确定;因为太年轻,总是自以为是;因为太年轻,总是会怀疑、不自信;因为太年轻,总觉得没人懂你•••••••我们一直在人生的路上痛苦的针扎却又不得不前行。但我们必须清楚,很多东西不会因为你而改变它固有的轨迹,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生活中充满了太多不值得那么快乐的快乐,和不值得那么悲伤的悲伤”,书中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不管快乐也好,悲伤也罢,我们不可否认,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酸甜苦辣色香味俱全的,总觉得我们不应该活在过去的悲伤中,而应该活在当前的快乐中。这个世界不带伤的人又有几个,要相信,时间是可以使伤疤愈合的。很多年后,你或许会发现,你曾经费尽心思想要忘记的痛就这么被我们遗忘了,慢慢成为一种回忆。

  这本书的文字美到不行,它可以使我远离喧嚣,在内心找到一片净土,静静的去思考去感悟。它也使我懂得,活在当下,珍惜现在,未尝不是一件很好的事!

  《尘曲》简介:

  《尘曲》分为游记,散文,小说,三个部分。游记和散文,皆配。以非常具有美感的旅途摄影插图。游记以行走路线为线索,所见所闻所感,行文清新淡雅,无不体现着作者高雅脱俗的审美情趣。散文则是对以往经历、情感的一次回顾和思考,对人生和世事的领会,字里行间蕴藏着丰盛的情感和的深度的思考。

  全新创作小说《尘曲》讲述一个家庭在一天之间,集由机缘巧合,导致平和表面下的激烈矛盾集中爆发。故事如戏剧一般展开,每个家庭成员各自在心底的隐秘往事一幕幕上演:父亲早年的与前妻的情感纠葛;儿子作为一个非异性恋者隐藏多年的爱情故事;以及女儿在大学期间独特的经历。一个屋檐下的一家人却各怀心事,那些悲怆旧事宁肯与几近陌生的人分享却不肯与至亲之人坦白相对,全因中国式的亲情带着巨大疏离感和拒绝沟通的枷锁,细腻呈现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痛苦的挣扎与纠结。

  尘曲读后感二:

  这是七堇年的一本游记、散文加短片小说的书。这时候她也24岁了。她不甘于停留在一个地方,如同候鸟,时间到了,背着包,便走了。书中也有许多她的摄影作品,都是一些沿途风光。买书的时候附赠了一张明信片是她拍的爱情海日落。平静的海水,泛着天边橙红的夕阳投下来的,橘色的波浪,静谧而又温暖。有一个人站在岸边,望着远方凸起的小岛,但是他们都没有颜色,因着剪影的效果,是黑色,但是轮廓依旧清晰。橙色,黑色,这样鲜明的颜色对比,简单,亦和谐。这就是土耳其的爱情海。她说有一种蓝,叫土耳其蓝,就像神情平静略带忧郁的穆斯林少妇。我不禁便区分开来它与海的颜色。

  她走过云南,土耳其,香港,欧洲,台湾。时而记一些路上的人发型,服饰。都十分具有当地的特色。如在台湾,你会看见一些放学出来的学生,穿着校服,浅灰衬衣,深蓝短裙,白袜皮鞋,那么的小雅娴静。时而又会描写一些标志性建筑,满墙壁画的教堂、香港繁华的夜景。时而又会溜进街边小店,看着店里的玩具直呼可爱,但又不买,因为无法选择最好的那个。有时又会借景抒情。七的文字不算质朴,她不是在讲故事,但也绝不是满篇华丽的辞藻。只是会给人一种美感。如叙中的最后一句:“我们仍需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刻薄与荒芜相欺。”我很喜欢文中一些细节描写,还会时不时提到一些电影,歌曲,应情应景,一切那么自然。若如我看过,听过,便会深一层的体会她的感受。如果没有,有时间也会上网查查。

  她去香港时,有句话,我做了笔记:“何况很长一段时间,长到我快要离开这里之前我都并不爱这里。喜欢,但无法爱。一个没有自己语言的地方,永远不可能是自己家。”以及她朋友写的:“香港和台北,夜晚和山道,都是美丽,却并不打动人心。就像你可以爱上一张绝世再难遇见的容颜,却并不爱那个人。而那样的容颜就变成没有意义的经过,你不会想要停留,也没有波澜。”当然,这些不仅仅针对香港。

  每座城,有它独特的生活气息,有它独特的标志与代名词。无论是美丽,繁华,干净还是简朴。而这些特殊便是由一群生活习惯相近的人赋予它的,让它有了灵魂,有了心脏与脉搏。而如若我仅仅来到这里只是充当一个过客,就算它再无与伦比,我也只会惊叹,并爱上这美丽的景象,留在脑海里。而终究会离开这座城,回到我们熟悉的地方,即使它平凡。却能感受到它的呼吸。也正如我们珍惜着身边那些普普通通但于我们无比重要的人们。

  有人说:“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样在路上。”所以,无论是旅行还是阅读,我们都在行走,也必须行走着。这趟旅途没有终点,也许是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我喜欢看一些游记,看作者如何描述那些有着自己性格的城市,他们的视野是什么,他们关心什么,和我眼中的又有何不同。近两年的旅行会越来越少。但毕业后,我会把我喜欢的都走一遍,看看这座城市有没有不同于作者笔下的另一面。

  “尘曲”英文“thesongofdust”。我觉得也可以翻译为“尘埃的旋律”即使他们微小,甚至肉眼很难发现,但是他们也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他们也可以谱出动人的旋律。如同我们旅行着,见过越来越多的事物,好的坏的,都是独特的。一个东西至少会被一个人记住。

  尘曲读后感三: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一是因为作者的名气,二是《尘曲》这个名字。一个充满隐喻的名字,但无论是对我还是对你,都无法给出一个客观的解释。

  整本书令我最心动的是第一部分。七堇年是个旧时光深处的拾荒者,她的文字清冽不失成熟,像一盏茶,苦涩中略带淡淡清甜。一个旅人,把她路过赏过的风景用文字定格。泸沽湖的船,香港的楼,欧洲的桥……一切的一切,在意象中。风景再美,即使打动人心。只是喜欢,并非爱。因为,这里不是我们的家。

  我是极其羡慕的,作为一个旅人,她可以在自由自在去天涯海角游荡。路过翠湖,穿过山林,跃过雪原,翻过峭壁……走过人生的春夏秋冬,偶尔回头捡起路上的枫叶,想起一段不经意的往事。人生如同一条射线,从同一个顶点出发,然后沿着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射,你永远不会知道终点在哪里。纵使遇上阻碍,原本平直的路线生生被逼仄出一个突兀,也继续按原来的方向走。往事回忆起来却如斯扎眼与难忘,像一幢古老的楼厦,伫立在瞬息万变的时间之中……

  不懂人情事故的少年,没事喜欢伤春悲秋。他们把屈原、海明威死亡的无奈歌颂成圣德,只有死神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你才惜命吗?生命如井,现在你所看见的,不过是难辨真假的水中月。有句话叫“生如夏花之绚烂”没有真正活过,凭什么学人家去朝生暮死!七在散文中说她曾经遇上一次车祸,当时她觉得自己真的快死了。可是上帝是仁慈的,如同这赋予神隐的名字——赋得永久的献世。生命有时比你我想象中的要脆弱。

  一本书的结局是多元性的,你的悲哀我的欣喜。还是留给自己吧。

  窗外淋淋沥沥地下着小雨,哗哗的包裹着整个世界。抬眼望去,依旧是无际的天角。

  井下是你水中月,身后是已垂死的暮色,你是选择念念不忘,还是纵身一跃?

  尘曲读后感四:

  可能说起《尘曲》大家不知道其作者,但如果说《被窝》大家应该知道是堇年的作品。

  这是七堇年桃李年华的作品,她可以说是年少成名。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她十九岁写下,“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有人说,不喜欢读同年龄人的书。所谓8090后作家,名目繁多的头衔,似曾相识的吁叹,像包装各异,滋味雷同的点心,糖分有余,营养难讲。可我见此书,可谓纸上一见,心系十年。

  一本孤独者的自白,一本风景游记。沿途的风景陪伴,故事的风尘洗礼,净化心灵。近几年,旅行日记颇受大众欢迎。随便一篇游记的点读量就高出其他类型作品好几倍。大抵是因为大众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或缺少空闲,或缺少资本,或缺少说走就走的勇气,所以把自己的出游理想都寄托在书本画里,从游记中看到自己想象的远方图景。只有真正踏上那片挚爱的热土,才会写出那样有血有肉的文字。

  堇年怀着刚烈好胜决绝的脾气,踏上远行之路。初次远行,十五岁,为寻父之影,远走新疆。她为心中的热土写下《远镇》。二次出行,稻城亚丁,高三落榜之际,借着行走开阔心灵。堇年说,稻城是最荒凉的一段旅途,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泸沽湖,最早听说它是在影视剧中。云南,客栈,彝族。负重行走三十里的岸线,只为看那一条织满阳光的夏日蓝裙,裙裾上有花纹,月光、虫鸣、桨声、草海和用十九岁的脚步走过的路。昆明,灯红酒绿的春城。香港,拥有荒凉与冷酷的华丽,书中附有“香港中环——张国荣坠楼的东方酒店”。

  伊斯坦布尔,一座推开窗就是教堂的城市。拥有“红屋顶之城”之称的布拉格,欧洲建筑艺术博物馆,随处可见的雕像在耀日下拥有美幻之境。欧洲的大城市中,伦敦巴黎也好,柏林阿姆斯特丹也好,有人爱极,有人恨极,唯独维也纳。十年前的巴黎,历史悠久、破旧不堪的地铁,唯独卢浮宫,华美依旧。

  我们在路上,静静的,所谓旅行的意义。学习和旅行总有一个在路上。

  简祯说,深情若是一桩悲剧,必定以死来句读。

  堇年说,世上原本有很多路。有些,走的人少了,渐渐就不成了路。

  文也好画也好,作品所能具备的最大使命,不是直接描绘世界,而是为描绘世界提供切口。

  让我们继续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刻薄与荒芜想欺。

  命运待我,这等优渥。以至于岁月是否宽宏,已不足为念。

  谢谢你们容忍我那些,野心很大却力不从心的时年。

  我们越年轻,内心对于文字的野心就越大。

  他们看见天使,信以为真。

  红尘万载,我多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