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读后感一:
这个暑假趁着空闲,我读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我是比较喜欢余秋雨的。说是“喜欢”,因为他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这两部书,我买来后很快都看完了。记得看《文化苦旅》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看一会,觉得时间不早,便去睡,天太热睡不着,又起来看,天亮了,书也看完了。看《山居笔记》正好相反,从上午看下去,天黑了,书也看完了。至于说是“比较喜欢”,是因为后来余秋雨被称为“当代苏东坡”了,我觉得不像,也只能生出“比较”二字,以示区别。再后来,骂余秋雨又成流行的时尚,说“比较”二字,也显得客气,可以让骂在兴头上的人,不至于跟我翻脸。我也骂过余秋雨,但不是他本人。我认为一种风格只能属于一人,看到一些人模仿余秋雨文风,就觉得不是味道。当一位朋友的书中也露出那种余秋雨的文风时,我对那位朋友说,“你的大作中散发出一股余秋雨式的臭味”。那位朋友听了也很开心。
说上一大堆表白的话,只是为了后面的话不至于让余秋雨先生及余秋雨迷们误解。《山居笔记》让我吃到了一根鱼骨头。
极为精彩的《山居笔记》最后一篇是《历史的暗角》,讲的是历史上的小人,很不错的。看完此篇我正打算歇歇,可后面又有余先生本人按语,并附上卫建民先生的文章《谈“小人”》。卫文的大意是,声名日隆的余先生若不是碰上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纠缠,是不会花费笔墨冲破山居的清幽,来写历史上的小人的。卫建民先生由此还劝告余先生,不必去理睬那些“小人”,称言“鼓噪不如沉默,息谤得于无言”。卫先生的文章对《历史的暗角》的解读,其中虽没有明言,但已经让人感到:余秋雨此文写作的背景,是愤怒于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生出种种事端的具体的小人。也就是说,余秋雨这篇美文是由今及古,说古讽今,有所针对有所指的。这可不是什么赞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指责。卫先生的这种解读原本可以不必理会的,可余秋雨先生本人的按语却朦胧地肯定了这一解读,并称卫先生的方法与张贤亮先生的方法恰好相反,张的方法是“联合起来与他们斗,万不可退让躲避”。余先生自称,这两种方法都有道理,“我至今在这两种意见中徘徊”。到了此时,我的心情也就变得复杂起来。原先极富哲理的《历史的暗角》,慢慢在我眼中变成了一篇余先生向那些与余先生为难的书贩子、造言者、生意人开战的檄文,文中历史上的“小人”,渐渐在我眼中变成与余先生为难的书贩子、造言者、生意人。美好的感受消退了,考据索隐的兴趣发生了。由此回过头来,像曾在《收获》中读过此番再读仍兴致冲冲的《苏东坡突围》、《遥远的绝响》,味道也不对了。
作为学者也罢,作为作家也罢,个人的境遇总会不自觉地带入其著作之中。但是学者和作家都应尽力地摆脱,尽可能超越自我,尤其是学者,以使其著作保持客观性。余秋雨先生的文章,说的都是人类最本原的生命意义,但经卫建民先生一解读、余秋雨先生一按语,不由地让人在其文中探寻余先生本人的生命过程。作为正在思考中华文化在下一个世纪的走向的文化人,在其文化行踪中,似可少一些个人的痕迹。当然,余先生对那些造言生事者,可自由选择卫、张两种方法,沉默无言正显姿态优雅,直言反击更露武艺高强,惟不可取者似为在文化探索中羼杂着个人的恩怨。由此,我也希望,这些只是我读书不慎而引起的误解。
古往今来的文坛,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人士,若不是年龄或地位到了令人惊畏的程度,都会遭遇来自“小人”或“非小人”的捧杀或棒杀,这是极为平常的;但其载道之文能超然在上,生命中的文化意义就会大了许多。
山居笔记读后感二:
跟随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进家乡的土地,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着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让我感触深的,还有《十万进士》。余秋雨这个人的眼光,实在比一般人深邃,当代人们除了怒斥科举制度的残害人,却并不想它曾经为我们挑选人才时带来的好处,也不去探究在哪个环节致使这一妙策变质,成为众多书生枷锁。而余秋雨的分析,则是犀利深刻,却有委婉絮叨,这观点,怕是用在当今高考也适用吧。
我最爱的一篇是《遥远的绝响》。原因有二,其一,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为人潇洒,不拘礼节,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这些哀叹,也只能心里想想,合上书,天亮还要回到这规范的框架里生活。我注定不能做到那般潇洒,权且在这羡慕他们吧。
想不到的是,余秋雨在书的结尾,提到的却是小人。小人的确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历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这是大师给予的忠告。
山居笔记读后感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提升个人智慧的很好途径。读一本好书,所得的感受,对于个人发展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山居笔记》是一本当时很流行的畅销书,其作者本身就是当红名人。这本书的流行程度大家是否知晓?
在印刷技术先进的现当代,对于中国人读书来说,讲究正版的能有多少,抵制盗版的为数几何?满大街的小书摊,东边一叫,西边一喊,“6块,6块,一本6块”。放眼望去,一堆堆的名人作品,一沓沓的白纸黑字。当时我对于书如饥似渴,瞧见《山居笔记》这本书赫然也在其中,但是它东倒西歪,没有了尊容。这是火车站附近小书店的一个清仓大处理活动,旁边就是新华书店。
这本书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深刻而厚重地描述了历史上一幕幕幽暗的画面。
一座繁华的城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不仅会引起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而且对普通老百姓也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庞贝古城突然湮没;更古老、更辉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吴哥窟的殒落也是一个千年之谜……
看完整本书,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都是值得切身体会的。最后一篇《历史的暗角》,作者这样开篇: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非常重要的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
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杰,也未必是元凶巨恶。他们的社会地位可能极低,也可能很高。就文化程度论,他们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学者。很难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瘫软、迷顿、暴燥,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变得混沌、暧昧、肮脏,许多祥和的人际关系慢慢变的紧张、尴尬、凶险,许多响亮的历史命题逐个变得暗淡、紊乱、荒唐。他们起到了如此巨大的作用,但他们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全部所作所为并没有留下清楚的行为印记,他们决不想对什么负责,而且确实也无法让他们负责。他们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蚀之气,他们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你终于愤怒了,聚集起万钧雷霆准备轰击,没想到这些声音和眉眼也与你在一起愤怒,你突然失去了轰击的对象。你想不与理会,调过头去,但这股腐蚀气却又悠悠然地不绝如缕。
我相信,历史上许多钢铸铁浇般的政治家、军事家,最终悲怅辞世的时候,最痛恨的不是自己明确的政敌和对手,而是曾经给过自己很多腻耳的佳言和突变的脸色最终还说不清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的那些人物。处于弥留之际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死不瞑目,颤动的嘴唇艰难地吐出一个词汇‘小人……’”
没错,这篇文章讲的就是这个“小人”,这是一个不同于小人物的角色,任何人必须对他提起绝对的高度警惕。“小人”很难定义,很难说他们是好人或坏人。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许多鲜明的历史形象渐渐变得疲软、迷顿、暴躁,许多简单的历史事件一一变得黯淡、紊乱、荒唐。
印象深的是一个故事:欧洲有一个很和睦的村庄,人们互相帮助,每天热情打招呼。可由于新搬进来一个长舌妇,成天不负责任地窃窃私语,使得村民怒目相向,几乎家家户户成了仇敌。挑衅、殴斗、报复、诅咒天天充斥其间。后来神父查清了原因,长舌妇搬走了,误会解除了。可是人们的笑脸不再自然了,眼睛里充满了疑虑与猜忌,人际关系还是又僵又涩,不冷不热。那个长舌妇说她坏吧,看重了她,但她实实在在地播下了罪恶的种子;说她是故意的吧,那也强化了她,她对那个村庄也未有什么争夺权力的企图;说她仅仅是言辞失当吧,那又过于宽恕了她。对于这样的女人,我们能用的词汇就是“小人”。小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后果由此可见一斑了。
书中对小人的特性做了精辟的分析,我觉得很独到。摘抄如下:
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的事情,见了就要扰乱;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他们不迷恋权力,只迷醉权力背后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利益;其三,小人不怕麻烦,他们深知越是麻烦越能把事情搞浑;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由于争于事功又不讲规范,又有明明暗暗的遮眼法掩盖,就能像游蛇般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害者,因为怕被报复,所以小人要连续不断地伤害被伤害者;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他们反复解释自己是天底下受损失最大的人,所以天生就是被别人欺负的料;其七,小人要用谣言制造气氛,因为谣言对于传播者有一种潜在的需要,所以谣言虽容易识破,但却有市场。
在我们身边也充斥着这样的人。他们也不是想搞一番惊天动地的大场面,只是出于一己私欲或是泄私愤。但他们的行为却像炸弹一样也引起了巨响,也伤害到某些人,甚至是集体的利益,使人恨得牙痒痒,但又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对待小人该怎么办呢?我经常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来宽慰朋友。作者的办法是在心理上藐视小人,用高贵的人格、人品昭示小人的卑贱。这是典型的文人的做法,我认为还不够。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文人吧,但他知晓枪杆子出政权,他用文字武装人民的思想,用武力夺取政权。所以对付小人也是要用有效的办法来打击、遏制,使他们吃点苦头,不敢放肆。还要用思想武装群众的头脑,让他们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随声附和小人,使小人没有生存的土壤。
另外,我还要强调的是大凡君子都刚直不阿,不卑躬屈膝,只会慷慨陈词,拼命死谏,所以当权者也要有雪亮的眼睛,重用君子,打倒小人!
自古就有圣贤对于小人有所定义,对于君子我们应该更不陌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他所说的小人可能未必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小人,但是他们这些人在许多方面的处事方式相当契合,而且对于无所防备的常人而言相当致命。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这个话题提到一定的高度来思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了几千年的我们,当然对小人与君子的分辨,有一定的参考或者说准则。这便要从中国历经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说起。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处在一个相当注重传统文化继承与传扬的时代,一大批国学大师相继涌现,康有为、梁启超等,在今天我们可能说过于保守,但是时代不同,评价当然不能空谈。像“德义礼智信”这样的品格,简单来说就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的条件,我们讲德才兼备,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来看杨翼骧《谈治学与做人》对学者们的看法,这里讲“做人”,不涉及政治立场问题,仅仅谈谈教师、学者范围内的处世态度、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等。不是说政治立场不重要,而是因为政治上如何做人,选择什么样的政治道路,那是高层次的问题。比如抗战时期,一个人即使待人热情,谦虚谨慎,却投降日军当了汉奸,那么他大节有失,其他就不足道了。这里讲的是假定大节基本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在人生处世“小节”上的修养。
学者如果要得到人们尊重,学术需要取得一定成就,而更重要的是品德要好。前辈学术界名人品德高尚者,至今仍被人称颂,如蔡元培在个人品德上无可挑剔,他信学术自由的观念,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各个学派、各种思想的饱学之士都可以聘用,李大钊、胡适、林纡、何炳松等等,思想观点不同甚至有的相反,都在北京大学受聘任教。这种做法不但对北京大学的学术传统影响深远,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也有一定得影响。梁启超政治上走过歧路,但品德上很好,特别是提携后学方面令人称道,据说在清华研究院之时,有个研究生的论文写得文字太多,稿件是用车拉着上交,王国维、陈寅恪都不愿审阅,而梁启超同意阅读。
胡适胸怀宽广,受人尊重。北大的图书馆管理不严,外人可以去看书,社会上一些求知青年到北大去听课,当所谓的“偷听生”,而北大的浴室也允许外人使用。所有这些,有人提出应当禁止,胡适则认为大学还是应当让全社会沾点光。这种想法也许不适合某些社会环境,但胡适的宽厚胸襟是值得钦佩的。吴晗得到过胡适的提拔,顾颉刚、傅斯年都得到胡适的帮助。有时,胡适帮助别人并不让对方知道,如资助林语堂是个人的钱,却用北京大学借贷的名义,直至林语堂成名后来北京大学还贷款,才知道是胡适私人的援助。范文澜和蔼宽厚,品德高尚,接触过他的人都有这种体会。1953年,漆侠曾经在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编辑处工作,后来政治上受到打击,被开除公职。在范老私自的积极联系下,才在天津师范学院安排到了工作,否则其后果将难以预料。这种在别人危难状况下给予扶助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郑天挺品德高尚,一生善良宽厚,提携下属,帮助同事,呵护学生,不争名利,接济别人等等,各种各样的好事大都做过。1979年中国史学会选举时得票最多,表明德望上最高。品德好是会得到人们尊敬的。
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才是国家栋梁、社会精英,须知是品德在前,居于首位。能力越强,地位越高,对品德的要求应当越高。黎东方是历史学者中第一位能够讲历史而卖票的人,他口才极好,人称可比汪精卫,开历史故事会演讲,按座位卖票。但这种做法当时被人议论,认为是情操不够高尚,得不到史学界的尊重。现在史学界的状况更堪忧虑,自私谋利的行为太多、太过分。
要珍视自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学者、教师的身分,言行应当检点,否则不足为人师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给学生一定的印象,所以对小节也需要注意。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是要每天做固定的反省,也许在现今不大必要,而过一段时间反思一下,或经历某些事件反思一下,总结经验,克服缺点,还是必要的。
有时人未经困境就不谙世事,经历艰难之后才注意到这种做人的问题。抗战时期,北京大学南迁,我因正在家乡,未能随学校一起转移,结果自己南下寻找学校报到。这一路辗转,遇到许多艰难困苦,好多事情需要亲友帮助,对处世做人有了体验。这些年也看到有些人因小失大的挫折,察觉到做人问题的重要性。我想,对于一般人而言,做人学需注意三点:
1、真诚、宽厚。对人对事都要真诚,对人真诚才能得人信任,对事真诚才能成功,要具备责任感,令人觉得你办事可靠。当然,真诚也不是是非不分、糊糊涂涂,对坏人仍然需要防备,但害人之心不可有。宽厚是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对人对事别“小心眼”,把心胸放豁达一些。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地争抢,别给人一个自私自利的印象。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难免因别人的过错让你吃些小亏,而只要不是有意陷害,就可以宽以待之。即使与人发生矛盾,也别耿耿于怀,人还是好人多,好人有错误一般早晚会认识到而改正。不念旧恶,多原谅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2、谦虚、谨慎。谦虚是做人的大道理,真正做到谦虚不很容易,但人却根本没有不谦虚的理由。人的本领都是有限的,能力大小只是量的区别,而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自骄自傲是要不得的。古人言“不足则夸”,凡是自夸的某一方面的学问、技能等等,大都是他不足的方面,因为实际没达到高水平,于是才夸张、吹嘘,说别人不如他。结果不谦虚非但没有提高自己的水平,还引起人们的反感。而谦虚能够促进自己的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取得进步,并且受人尊重。
谨慎是要言行上慎重,行动、言论,要想想是否合乎自己的身分、是否合乎公共的道德标准。学者无论多么清苦,都要保持人格上的清正高尚。在西南联大时,北京大学的学生爱说清华大学教师的毛病,我也未免如此,反过来清华的学生也爱道北大教师的短长。这都是既不谦虚,又不谨慎的行为。后来,同寝室的数学系同学议论教师,被领导人知道,系主任是杨振宁的父亲,他十分严厉地批评了这些同学,使我从中吸取了儆戒,便有意识地克服这个习气。知识分子多比较自信,认为自己的观察、判断不会错,于是往往爱发议论,结果就常常犯主观主义错误。所以,言论上也是需要慎重的,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说错了是很被动的,不要给人一个胡说乱道的印象。
3、尊人自重。大学教师容易有某种优越感,不知不觉间表现出瞧不起人的样态,瞧不起人就是不尊重别人。遇到对此敏感的人,你稍不注意,就让人得出你自骄自大、瞧不起人的印象。人是平等的,尊人与自重是同一的,礼貌待人、稳健郑重,就不会犯轻佻、浮躁的毛病,这也就是自重。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在这些小事上不会做人,治学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影响。
至此,我们应该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很明确了。在现今社会,我们的社会关系可能更强调利益,如果再提起儒家传统文化则会遭到许多攻击,反倒是坚持传统文化为许多人所不齿,而那些自私、奸诈、背信弃义的可以如鱼得水般立足于社会。我想说这种小聪明实际上只会顺利一小阵子,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我们理应“养浩然之正气,扬君子之雄风”,长存世间的不会是我们的身体。宇宙浩瀚无穷,我们只是其中一粟,别想自己能够长生不老,这有违科学规律,但是唯有我们的精神可以长在。
山居笔记读后感四:
山居笔记是本关于历史、文化、地理、美术的书。跟随着余秋雨思绪的脚步,他在山居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种闲散的方式将它用笔记录下来。他仿佛对中国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将现实与历史结合,用文字去剖析一个王朝的兴衰,记录着东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过历史的这块土地上,吟着苏东坡的《赤壁赋》、《念奴娇》,隐约听到广陵散已经响起……
当我一走进,那已斑驳的碑文向我倾诉整个王朝的兴衰,已无昔日《木兰围场》的风光,卧倒在这的只剩整座山林。这时我仿佛看见一个老人逐渐被历史的洪沟吞没,没有什么怨叹,只留下一座承德山庄。凝视这已走进历史的历史,我内心一股无法言喻的怅然,悄悄化作泪从眼角溢了出来。感伤这段历史的所掺杂的苦涩和凄凉,也感伤用生命来奠祭这段历史的文人。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种不同的悸动,在地理课本上读到的它,是那么样的展现因工业,而发达的生命力;是那么样的展现因农业发达而拥有的丰饶,怎么也无法联想起它曾背负着流放者那份在心里的高贵和不屈,孕育过流放的下一代。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时间的递嬗。将这段过往带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带不走,因为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虽已化作尘土,但那曾经的繁华,已被接承。在十万进士这一篇里也使我感触不少,因为一个神圣的科举制度,居然可以让人搞到一片黑暗,原来是一个争取人才来做官,变到一个大家都变成封闭的读书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书》《五经》里面打转,而不知道要去读一些实用的书,到头来,我的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就只是培养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义道德而骨子却跟一个三岁小孩一样(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会),有的还更可恶的是靠关系就可以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到的,还有包庇这些人的人也很可恶,如文中李实对权德舆说:「你可以照我排的名次一一录取,否则,你就会贬到外地,到那是后悔莫及!」还好这一次李实没有成功,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是那么幸运的逃过的……
我清楚的了解现在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兴叹,即使耗费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劳无功。也许去看看那千年书院,感叹那已不再有的朗朗书声;也许去走走那曾有许多商行的山西,体会那曾有的繁荣;也许背着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冲击……
山居笔记读后感五:
《山居笔记》以《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余秋雨先生用亲身游历,切身体验,为我们探访了中华文明,他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址和文化现场,然后把惊讶、悲痛、遗憾、感动告诉我们,每一段文字,每一段过往都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
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读后感www.name2012.com)。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的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多数人都热衷于名与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浅的感官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关注去体味的东西。我们每天麻木地跟着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躁动,却在躁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自我,我们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为珍贵的美丽,却始终守不住一颗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觉到了疲惫……
另外,读了此书以后,我不得不叹服余秋雨先生的见识之广,领略之深。整本书充斥着他的横溢的才华与渊博的知识,每一章的内容都填充进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类文学知识等诸多内容。整本书涉及的知识面之广,让我叹为观止。阅读完全本书,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目不暇接!此外,余秋雨先生那独到的见解,更是让我如雷灌耳、记忆犹新。他那与众不同的观点,真的是让我们打开眼界!
山居笔记读后感六:
我在没有读《山居笔记》之前,只知道它是一本散文集,但是,写的什么内容,书名又为什么叫《山居笔记》,则一概不知。
待到现在手握这本21万字的《山居笔记》,只用目光扫视一眼目录中的一篇篇富有文采的题目,诸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流放者的土地》《脆弱的都城》《千年庭院》《遥远的绝响》等,就觉得手捧着的是如珠玉一般弥足珍贵的好书了。
至于为何起名《山居笔记》,作者在“小引”中说,这本书是1992年深秋,居住在香港沙田的一个山坡上,用了两年的时间写就的,这,应该是本书得名的由来。
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写的是走向没落的大清王朝。文章的开头就一下子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我们这些人,对清代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时,眼含泪花,这是清代的开始;而讲到“火烧圆明园”“戊戌变法”时又有泪花了,这是清代的尾声。年迈的老师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清代的历史,是小学中唯一用眼泪浸润的课程。
一个王朝的背影,就是在这种充满细腻感情的文字中开始出现的。作者在这一篇文章里,重点写了承德的避暑山庄。在山庄里出现的第一个皇帝是康熙。山庄正宫午门上悬挂着的“避暑山庄”四个字就是康熙写的。我没有去过承德避暑山庄,不能亲眼目睹康熙亲笔书写的这几个字,但书里配有一张这几个字的照片,正如余秋雨所言,“避暑山庄”四个字写的极好,撇捺间透露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详,我不懂书法,但听余秋雨这么一说,细细品味,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接着出现的是雍正、乾隆、道光、咸丰,还有慈禧,这些人的背影如迷魅魍魉,充满着一种阴气。
《流放者的土地》一文,让我了解到中国古代列朝对犯人的惩罚,真是残忍,让人看了都会觉得胆寒。其中的“流放”,是一种长时间的可怖的折磨,作者说,死了倒也罢了,问题是人还活着,种种不幸,都要用心灵去一点点消受,有时不仅全家流放,而且祸及九族,所有远近亲戚,甚至包括邻里都成了流放者,往往是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路上死了的会超过大半,到了东北流放地以后,就变成了奴隶,分配给主人。主人见貌美的女性就随意糟蹋,怕丈夫碍手碍脚,就先给杀了。真是恐怖至极。
在《苏东坡突围》一文里,作者认为,“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的骄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在当年,构陷苏东坡的人特别多,甚至连《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也不例外。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有很多深沉的感慨,请看下面的一段文字,我觉得作者说的太精辟了: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捆绑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沉重的历史的一页已经翻了过去,但是,直至今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周围,这样的小人其实还活着,而且是很神气地活着,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我以为。
接下来,作者在《千年庭院》中写了位于湘江西岸存在于世已有一千多年的岳麓书院;在《抱愧山西》一文中,作者曾经认为,山西是特别贫困之地,而事实上,历史上的山西曾经是商贾云集之地,号称海内最富;在《乡关何处》一文中,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家乡浙江余姚,这里有著名的河姆渡遗址;《天涯故事》写了海南岛的洗夫人以及黄道婆等女性历史人物。
在整本书中,《十万进士》所占篇幅最多,作者详细剖析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可谓入木三分。
《遥远的绝响》一文,写了魏晋时期的嵇康从容赴死前,面对请求朝廷赦免他的三千名太学生,端坐琴前,弹奏一曲《广陵散》,神秘的琴声铺天盖地,成了天地间的绝响。
本书最后一篇文章的题目是《历史的暗角》,作者对于小人的嘴脸进行了详细的刻画,作者认为,小人一般具备以下几个行为特征:其一,小人见不得美好;其二,小人见不得权力;其三,小人不怕麻烦;其四,小人办事效率高(他们能像游蛇般灵活地把事情迅速搞定);其五,小人不会放过被害者(如果你被小人伤害一次,第二第三次更大的伤害在等着你,因为小人不这样做,他会缺少安全感);其六,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其七,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其八,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读作者这些缜密梳理的文字,真是受益匪浅!
在读《山居笔记》之前,我已经拜读过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借我一生》《行者无疆》,总的感觉是,余秋雨的文字是我读过的作家的书籍中,最耐读,最有文采,最有思想深度的,今天读完《山居笔记》,我的这种印象又加深了一层。余秋雨先生堪称大家,他的著作颇丰,我决定,他的其它我还没有拜读过的书籍,只要能借到,我一定会一一拜读!
山居笔记读后感七:
《山居笔记》是继《文化苦旅》之后我所读余秋雨先生的第二部文集。因为真实所以喜欢看,因为炒作得厉害所以急着看,因为它的人文气息不可不看。
余秋雨先生的这部书从《一个王朝的背影》开始,以《历史的暗角》结束,这本书是在2003年1月出版的,他在这本新版的自序中说他写这本书历时两年有余(从92年----94年),而且牺牲是相当大的,他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十分纯粹地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仅仅十一篇文章却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
这并不是他的写作效率低,而是那有股坚韧的探求精神,正是他的那种认真态度和永无止境的追求让人心悦诚服。多年来他通过边走边想,有机地将写作与考察结合在了一起,很多写到的地方,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访求证。曾经就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的一副对联上面的两个字,在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后,只得亲自再次去海南,很多时候,他就是这样不得不一去再去,在追求真理和对文学的无比热爱方面,他是毫不吝啬的,不管时间还是金钱。对他的文章,他真正做到了“得失寸心知”,是不会在乎他的经济和得失的。
按照余先生的话说:“全书是我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他还说:“写作这本书的最大困难,不在言论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证之烦,而在于要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这等于用手掌碾碎石块,用体温焐化坚冰,字字句句都要耗费难言的艰辛,而艰辛的结果却是不能让人感受到艰辛。”
我被他的这种治学精神和严谨的求实作风以及认真的求学态度所折服,我深深地被他的文字和精神打动了。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了文字本身,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穿梭,在东西南北的古老土地上走过。
余先生的文章带给我们的都是精彩纷呈的人文、地理、历史、故事……上下求索,展示出人类人文历史的绚丽诗篇,给我们掀开了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粮仓。
山居笔记读后感八:
这个暑假,我虽然没有读很多书籍,但有了挺多的心得与体会。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
余秋雨先生不愧是中国数一数二的散文家,他的语言清新自然,文笔通顺流畅,时不时一句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就能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且深深地沉沦在文章里“不能自拔”、回味无穷。无论是人还是文章,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典范。
在《山居笔记》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文章是《一个王朝的背影》和《历史的暗角》。
先谈一谈《一个王朝的背影》。这篇文章以清王朝为背景,以康熙的“长城”——避暑山庄为线索,开始了与清朝的谈话。文章的开头以康熙的人生与能力入笔,写到了“康熙希望能筑起一座无形的长城”。所以他在避暑山庄外设立“木兰围场”,每年去那里打猎,也算是一种浩大的军事演习。这就是康熙作为一个君王的伟大之处,无形胜有形,便可以不再去修长城。他不但精通中国文化,而且熟知国外名人所著的几何与自然科学的学说著作。他“将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使那个时代强盛无比。而到了他的后代乾隆那里,这一切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康熙的“长城”突然变成了康熙炫耀自己功名与荣誉的地方,“乐滋滋地自我品尝,这使山庄回荡出一些燥热而又不详的气氛”。紧接着,排斥了外国文化并只限定在广州开放外贸,从而导致清王朝逐步走向衰落。之后的嘉庆在避暑山庄看到了父亲的功德,不禁觉得身上的担子太重。这就使之后的子孙在这种压力下一步步带领清王朝走向衰败。在清朝灭亡后,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水自尽;余秋雨先生在文末的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在《历史的暗角》这篇文章中,余先生列举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臭名昭著的小人,并且详细的分类为:恶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小人在中国人的心中,自古就有一种范畴,卑鄙的、邪恶的、损人利己的人都会被人们自动划分到小人这一行列中去。小人的嫉妒与自我利益的膨胀,往往会使一个又一个文化名人走向冤屈之路而无言以对,或许这正是小人真正的强大所在。余先生的一句话,令我的理解更加深刻:“小人的势力往往在暗角中滋生,牵绊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人被就算被绊倒,摔了个倒栽葱,也对这些人或事无言以对、无可奈何。”在这一方面,小人的手段耍的极其阴险。“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贴在一具高贵的生命,高贵的生命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受不得侮辱,然而高贵的生命不享受侮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就是一个二个文化名人被逼上绝路的原因所在。虽然如此,但小人往往不会落得好下场。因为——小人终究是小人。
山居笔记读后感九:
《山居笔记》是《文化苦旅》的姐妹篇,匆匆读完,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丰富的体验。看秋雨先生的书,仿佛一手拿着历史课本;一手拿着旅游杂志。在欣赏山河秀丽的同时,感受到历史的苍茫。
秋雨先生说,这本书中的他,是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去寻找一个个文化遗迹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感动告诉读者。在看完遗迹的时候,发现许多超越具体遗迹的难题需要继续探访——
对于政治功业和文化情节的相互觊觎和生死与共;
对于文化灵魂的流放、毁灭和复苏;
对于商业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狭路相逢和擦肩而过;
对于千年科举留给社会历史的功绩和留给群体人格的祸害
……
许许多多的问题就留给每个读者去体验,我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
《山居笔记》共收录了11篇散文,其地域纵横了整个中国,从黑龙江省宁古塔一带到海南岛;其时间跨越千载,从魏晋南北朝到清朝末年。
《流放者的土地》让我感受到身为文化人的脆弱,对于强悍的政治力量,他们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清朝的流放同时也成全了东北的开放文明,马克思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哲理,在文化领域也昭显着它的魅力;
《天涯故事》让我一时间很有冲动想跑去海南岛,感受旖旎风光背后深厚的文化积淀;
《苏东坡突围》从另一个角度诠释苏东坡,以苏东坡为坐标,看看历史的方向究竟可以因为一群小人可以偏离到何等的境地。其实苏东坡没有突围,对于流言蜚语,对于烁金之口他根本就无力招架,是他生活快乐一些的,只是他豁达的胸襟;
《乡关何处》是最有温情的一篇文章,或者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思乡情结,让我读这篇文章时,从作者的故乡回到了我的故乡,从作者的童年回到了我的童年。暝暝中有种谁也说不出来的情愫,就像是糊了一层薄薄的透明纸,若隐若现;
《千年庭院》帮助你在喧嚣的都市中找回那座隐秘的书院——岳麓书院,立足现今,回顾历史。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体验古人的文化精髓,探寻文化的根源。
还有《一个王朝的背影》、《抱愧山西》、《脆弱的都城》、《十万进士》、《遥远的绝响》以及《历史的暗角》,每一篇都让你受益匪浅。
读完《山居笔记》,像是经历了一次时间和空间的旅程,然后回到喧嚣的年代,浮躁的都市,打一个文化的饱嗝。
或许只是吃到知识的表层,可心里已经无比的踏实。
山居笔记读后感十:
读完秋雨先生的这部作品,彻底被他那恢弘的文气和庸容的气魄所折服,也被他沉痛而深邃的哲理反思和文章中流露出的哀婉﹑悲怆与无奈所震撼和感憾。
平淡中的震撼,来源于退尽狂热回归生命本质的心灵,苍凉而凝重的感觉已随血液游遍全身,久久挥之不去。抒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排比句,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文学风景。他的散文在诗性叙述中,被一种哲理主宰着,充满着一种历史的思考和感叹,这种语言不追求那种水一样的清澈,而追求一种潮样的愤激和诗意。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寄寓在一种哲理的话语中,浑厚质朴。其散文总体看饶富诗意,通畅而有灵气,写史而不冷窒,写人舒情,生动感人。“只有书籍能把个高贵的生命早已遗逝的信号传递给你,只有书籍能把一切美好和智慧对比着丑陋与愚蠢呈现给你。”
他的文章既不太抒情也不太叙事,不像传统散文又不是杂文。其独特的风格,以至于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在海内外一再重版,仍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他的知识涵养确实太高了,那样潇洒又是那样从容,那样纵横时空又是那样忧郁。
《风雨天一阁》写了座经历数百年风雨沧桑,范家如一恪守祖训所幸存于世的天一阁最终毁于偷儿和强盗毒手的悲剧。一座普通的楼阁,却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其悲怆的文化奇迹”,天一阁承载的太多太多。天一阁的命运正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命运,如天一阁一样,中华的许多许多文化宝藏在静静地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之后,竟未为人所敬,不为人所珍,最终落入虎口。而当其几近灭亡时,人们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寻回几粒残碎不堪文化碎片,叹息不已。
《沙原隐泉》生活正如爬山,而平静的生活就如爬沙山。软软的细细的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磕碰,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力气。你越发疯,它越温柔的可恨之极。你奔着目标,爬呀爬,可好像爬多少,他就长多少。只当你不再理会它,只顾爬,不为别的,只为脚下正由自己脚印形成的路。当你再回头看时,呵,你竟爬了这么远,这么高。可是有时,我们努力追求顶端,当你登上山顶时却发现最美的风景竟在山底……“此时此刻,刚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深谷。”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苏东坡突围》使我明白才华横溢,豪放高达的一代文豪苏东坡被一群奸诈卑鄙﹑强词夺理的小人诬陷时的无奈与痛苦,更为他的涅槃重生所钦佩。他的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他的艺术和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的成熟了。人们常常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视为千古绝唱,但有多少人能像余秋雨那样在黄州山水间贴切地体味苏东坡呢?这是一代文化名人的对久远的另一位文化名人的亲切拥抱和深切对话,作为文化名人,苏东坡生活在遥远的过去,余秋雨强健地奔播于今天的五湖四海。他们不仅相处遥远,而且环境也有天壤之别,但余秋雨作为今天的文化名人还是比一般人更能体味苏东坡的突围人生。
《老屋窗口》等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怀旧情结,《信客》等慨叹漂泊者的苦难和思乡情结,《家住龙华》等又是作者对文人才子多磨难的喟叹……
偌大中国莽莽苍苍,默默无言的大地因为有悟性的文人的到来而奔泻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山水一文人,仿佛成了知音知己。一篇篇沉甸甸的美文,充溢着一个文化人对祖国历史所做的智者反思,是那样凝重,那样深沉。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睿智和思辨却又有写茫然与无奈的学者,他时而长途跋涉,借山水风物与历史精魂对话;时而在梦乡中回到两小无猜的童年时代,寻找儿时如花的笑声……
文化,可以成文一种点缀,但文化有最终指向,正是这种真善美的指向,维护人类。
这是余秋雨散文的精髓。
安静下来,一一派宁静和从容的文化风度前进。这就是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