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短语收藏本站游戏名字网,专注分享精品网名与头像的专业性网站!
网名推荐: 个性网名 情侣网名 伤感网名 女生网名 男生网名 英文网名
签名推荐: 伤感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说说推荐: 伤感说说 心情说说 说说带图片 空间说说 空间说说 搞笑说说 爱情说说 自动回复

菊与刀读后感

围观: 归属:读后感 时间:2016-09-20 10:22

  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们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下面是name2012小编整理的菊与刀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菊与刀读后感一:

  刚听完老师介绍了这本书,一向不怎么读书的我有了想看看的冲动,放学回到寝室后就迫不及待上网淘宝。百度看了一下书的内容介绍,心里油然而生一个词“好书”。还没有看完就直接拍下了。很快,就收到了书。

  刚刚收到书,就翻着看了几页。书的内容很吸引人。我也爱上了看书。翻着翻着没几天就看了一半,对书中的内容和案例我很感兴趣,也有了对日本这个民族全新的认识。或许我读书太慢,两个星期才看完,这当中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读书笔记。

  读完《菊与刀》后,有了更新地认识日本的理念。不再是传统地对日本有憎恨、反感,他是一个险恶,冷酷无情和残忍,不讲道理,没有正义感的民族。这些都是受到某些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导致对日本的认识不全面。某些抗战剧和历史原因往往会指引我们的认识走向单方面性,历史我们不容否认。但是我们在研究和认识日本大和民族时我们更应该客观地对待。

  我想,全世界的人民都是热爱和平的,战争只是某些和个别军事力量所挑起的。我们应该客观理性看待日本大和民族,在研究大和民族时我们应该客观地对待,而不该感情用事和片面。我们在看待历史事件时更应该保持头脑清晰,历史事件和民族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联系,但更应该注重的是是否是必然联系?

  读完《菊与刀》,我更了解了这个矛盾复杂的民族,不再是之前那样肤浅的认识。这个民族可以用“魔一样的民族”来形容,用战时美国人的话来说就是让人无法理解。这个民族“生性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既顽固又能适应,既训顺又恼怒于被人推来推去,既忠诚又背叛,既勇敢又懦弱,既保守又好新。”是的,这样矛盾性格用“魔一样的民族”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日本大和民族有着极端的一面,但是又有着全世界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美德。例如在礼仪、自我约束、教育方面等都是优秀的成分。其中,日本人在引进中国文化中“孝道”方面做得比中国还要好。在书中这样介绍,在日本,“孝道”的含义是:在一个几乎包括父亲、祖父、他们的兄弟以及后裔的团体里,一个人要根据辈分、性别和年龄,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这里的“各就其位”并不是保守,而是一种基本家庭成员之间对长者的尊重。日本人认为:通过自我约束,他们能使自我变得更有价值。说到教育,书中举了个案例:出于某些原因,我有点不安宁,微微摆动了一下身子。老师看见后带着温和但又严厉的口吻说:小姐,显然你今天的精神状态不合适学习。你该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好好想想。这就是日本人教育女孩子的特点:不那么严厉,还给予特权。“孩子学的不仅是规则,还有习惯。”这就是日本教育的优越性。除了这些,日本战时的忠诚似乎更能体现一种爱国。战时的日本对天皇那是绝对的忠诚,用书中的话就是“天皇的意义要远远超过国旗”,这也才有了战时日本士兵剖腹自尽以示效忠的事例。这些在现今看来好像并不可取,中国有句古话“胜败乃兵家常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或许在中国就不会有极端事件出现。但是在那样的历史条件和那样的民族文化中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样的极端的存在似乎也是一种必然性。

  一个民族,只有充分了解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才能在各个领域中不同层次地把握自己的命运。让我们在《菊与刀》中更好地了解大和民族,求同存异,让中华民族走得更强更好!

  菊与刀读后感二:

  菊本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是本尼迪克特并没有从此含义出发。而是以菊与刀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爱美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的文化是“耻感文化”,此观点是参照西方“罪感文化”而得出的,这个观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研究日本文化的过程中,此观点占据重要一席,无论如何,这对于我们了解这个邻国有很大的帮助。

  本尼迪克特认为,最孤立的细小行为就,彼此之间也有某些系统性的联系。所以著者没有去过日本,但是凭借查阅资料,观看日本的影视,访谈在美的日本人以及战俘等,最终完成了这样的一本书,而且产生的深远而重大的影响,《美国周刊》把此书列为领袖必读的100本书中第71本。

  1、本文认为日本发动侵华的文化因素是在日本人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在过年有等级,每个等级的人各得其所,在自己的等级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以获得安全感和一种秩序之美。所以日本人认为世界也应该有这样的等级秩序,而这个秩序的建立需要日本领导,处在顶端,中国应该被他领导。我并不赞同这种说法,我认为这是日本军队为发动对外战争而找的合适宣传的借口。而这种借口符合正好满足的某些日本人的想法。

  2、著者从战时的宣传口号和动员中得出日本重视精神胜过物质,而且神话精神,同时还列举了在日本军队中流传的一个故事。我认为这是战争特殊时期,任何一个国家宣传精神的重要都是对的,也许日本更加重视一些。

  3、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到一个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这个一个美国电影,在我们国家也很受欢迎。现代的我们认为这是对个体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那么多人为了拯救一个人,冒着巨大的危险,这让我们感动,因为生命不是用来计算的,而是用来尊重的。但是我感觉到现在的中国和日本是不会拍出这样的电影的。日本对待个体的生命也很尊重,但是他们认为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对天皇的效忠上,体现在献身的这种方式上。所以,在战争中有日本战败,但是很少有日本人被俘的,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不是战死就是剖腹了。在西方国家,如果阵亡者达到全军兵力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部队就不会抵抗了。但是在某次战役中,日军被俘和战死者的比例竟然是1比120。而且被俘的人是因为受伤昏迷或者重伤,无法自己了断。对日本人来讲,被俘本身就是可耻的。所以,日军没有训练过被俘后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因为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在西方,军人会被训练这些的,而且规定在什么条件下必须投降,投降后还有通知家人一切安好。但是在日本这是无法想象的。被俘是特丢脸的一件事。

  日军的剖腹,对于我们的感官和心灵都是一种震撼,但震撼并不都是美,震撼之后是深深的反思,反思这背后隐藏的文化,文化对于人的塑造,文化的方向,文化的长处与短处。

  民族文化各异,但我认为有一个趋势: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4、日本的文化中有几个词占据着重要地位:恩、忠、义理、耻辱。这些都体现了日本人的沉重的负担,给人紧张。但是在另一方面又放松的一面,使得日本的文化获得一种平衡。

  忠孝是从我国引进的道德伦理观念,与中国含义基本相同。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仁,在日本却没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国,讲究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如果君没有施行仁道,那么人们可以替天行道,反对君的。所以在强调忠孝的情况,又为我们留下了灵活的空间。因此我们的历史有改朝换代。但是在日本,忠孝成为绝对的道德观念。每个人都受恩于父母、上级,但是最高的施恩者就是天皇,所以在日本人的精神中,天皇占有至高的地位,能报恩天皇乃是莫大的荣幸。所以,在日本天皇永世长存。

  在日本,等级制是一个传统,每个人在自己的阶层内承担着相应的义务,也享受着相应的自由与尊严。上至天皇,下至庶民,都有着细致的规矩,每个人都很清楚知道。日本人的安全感就来自于这个规矩,来自于已知。即使受压迫的农民也在极力维护这个等级制。

  在《全球通史》中,作者表达了为什么人们热衷于改变技术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却不喜欢改变他们的文化,因为改变文化让人们产生不安全感、不适应感。而人类的矛盾在于文化的改变跟不上技术的变革。

  菊与刀读后感三: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而作为一名日语专业的学生,想要对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有所了解,于是便选择了《菊与刀》这本书。

  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我看来,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

  天皇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强烈的效忠对象,虽然天皇一直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但日本人对天皇的效忠感却从未消失。正如书中所说“天皇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没有天皇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天皇是日本国民宗教生活的核心,是日本国民的象征,天皇是个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即使日本战败,天皇也不会受到谴责”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

  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但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在、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但作者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对于“恩”的理解。首先,书中提到日本人对于“皇恩”都应无限感激地接受,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及于天皇一身。日本人对生活越是热爱,就越是感谢“皇恩”。其次,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最后,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

  对于“忠,孝,仁”的理解。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仁”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每一个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孩,自小接受的是“忠诚”、“仁义”、“孝顺”的教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践行着繁复的礼仪,并且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对人,和歌、俳句也体现了日本文化崇尚美感、温和谦让的一面。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效与忠”认为是无条件的。书中写到:在中国,比忠和孝两种更崇高的美德是“仁”。父母必须有仁,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的。效忠与否,完全是取决于仁与不仁的。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作者在本书中也提到,日本并没有一种“极端的权威主义”。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往往热血而冲动,但在日本人眼中,“青年期应该是一个服从家庭意志并培养家庭责任的时期”。日本人说,“他们尊重父亲是为了训练、为了练习自己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所以日本的“顺从”文化是极其特殊的,所以日本在温顺接受美国的改造计划时他们的心理绝对不是“韬光养晦”,反而是真诚的反思自己的错误。

  读过这本书,不得不说一说让日本国力大大增强的明治维新。1868年,以大久保利通、西乡隆胜、木户孝允等为代表的日本革新派为了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权而实行“明治维新”,从而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长期锁国下的日本,终于在国际外部压力转换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下,展开了明治维新运动。在明治维新的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级官员所组成的考察团,赴欧美各国进行考察。从此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开办官营工厂,并大力的扶植民营企业。在一连串的努力下,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变得更为富强。

  明治维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其成功也为日本甚至是全世界,同时带来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其一是,当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因其富强而成为世界的强国之一,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令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不断的对外出击。对全世界来说,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他们带来的是极大的威胁,因为一个小小的岛国日本,竟然能够击败当时的大国—中国,甚至打败欧洲强国—俄国,令世界其它的列强大感震惊。

  明治维新中的教育、军事、立宪和经济改革的成功,也令日本的国内军人势力抬头。明治维新的立宪改革中,军人在很大程度上拥兵自重,也掌握了国家决策大权,和德国迷信武力争霸的一样,日本自此也埋下了军国主义的隐患,同时连带的激起极端的民族主义。此结果使得日本在之后,向亚洲各地区入侵,甚而攻击美国,终致自陷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淖之中,成了人类民主自由与和平的残害者,也因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使日本成为全世界唯一遭到原子弹攻击的国家。日本人民的死亡与财产损失,也算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下的惨痛代价。

  明治维新,带给日本经济发展及国富兵强,即使在明治维新的百年之际,日本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国家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的改革维新运动,必须以苍生为念,以增进人民福址及人类全体幸福为依皈。反之,由于少数的人民和军阀的思想阻碍,终将带给日本人民、甚至世界其它国家无法弥补的伤害。

  纵观全书,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

  我认为,还是作者的一句话最能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

  最后,通过菊与刀这本书,不仅增加了我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双重性的理解,同时让我对日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想要去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

  菊与刀读后感四:

  一直想了解日本这个民族,最终选定了《菊与刀》这本书。我们知道菊产自于中国,象征着古代文人品格高尚,气节淡定的一种植物,与其同等地位的还有兰、竹、梅,而菊在日本则是代表着皇室的家徽,菊更多地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也说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随身兵器,是由中国唐朝的兵器发展而来,在武士眼中他承载着日本这个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当菊与刀都融合在一个民族身上时,我们知道,这是静与动的交锋,文与武的融合,善与恶的争辩。“菊与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承载着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

  从第一章我们很容易发现作者行文的历史起点多停留在20世纪,或许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当时处于二战阶段,在那特殊的历史时期,日本作为如此重要的一个角色,有关于此时期的一些史实成了本文很多论点形成的缘由,而且作者是作为一个从未亲身到达日本的人类学家,能将日本文化细细专研到如此地步实属不易!

  (一)森严的等级

  首先让人震撼的,是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有关日本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或许都源于此。在战争中的日本,所有人都说战争不是天皇的错,而对天皇的态度,也是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的集中体现。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或许,在中国我们可以说自己经历过封建时期,但中国并不是一个等级社会。民众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到社会的上层,但是在日本却没有什么机会。日本吸收了中国的封建思想,却没有吸纳我们的封建制度。换过来想,日本这个民族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封建制度的——只因为天皇的存在。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这就和我们中国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带到36次,如果统治者统治的有问题,人民是理所当然的可以推翻他,但在日本,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只允许有天皇一个统治者。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综合起来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本尼迪克特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神风敢死队,毫不犹豫地开着飞机撞向敌军的船舰,也不难理解“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这样的“真心使命”。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二)“忠”“孝”“仁”

  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情义”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中国文化中的“仁”扮演的是一种内省的力量,调和各种矛盾,接近于最高行为准则。儒家思想在中国还是占有很高的统治地位,但在日本,却没有真正吸收儒家文化的精华。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正是因为有天皇的存在,使得这种民族情节和“仁”的思想水火不容。一个不“仁”的皇帝在中国会被民众反对,只是因为他行使的不是“仁”。而作为中国的帝王,也一直试图宣布自己是天子,是天庭的代言人。而日本,由于有天皇这个不可动摇的事物的存在,完全摒弃了这种伦理。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这或许也是中日两国在这个事情上的区别。具体来说:中日都重视“忠”、“孝”,但是“忠”、“孝”在日本人看来是无条件的,而对中国人来说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仁”。对中国人来说,统治者不“仁”,大家就可以揭竿而起,父母不“仁”,孩子就可以拼死拒绝,甚至大义灭亲。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由于追求无条件的“忠”、“孝”,导致日本从未改朝换代过,而直到90年代,跳槽在日本也是难以被人接收的。这也就说明了在忠与孝的问题上日本这个民族是多么的保守。

  其实,“仁”,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平等、人权的体现。日本人却至今未能接收一点点“仁”的概念呢?在我看来,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方面,在战后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在社会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并没有达到思想自由。二战后,因为麦克阿瑟和天皇的秘密谈判,使得日本迅速转移了自己的目标。将自己重新定位,将主要目标转向经济方向,从而避免了在文化层面上的全社会反省,依旧保留了完整的天皇制度,因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日本人民对天皇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意识到了日本社会的问题,但是并没有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足够压力去改变他们。在此之后,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围流行,客观上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在经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使日本人无意于文化上的反思。这也造就了日本这样一个特殊的现象。在亚洲,日本的位置无比的尴尬。他希望成为亚洲的领导者,虽说在经济上有这个实力,但是在文化内涵上,却无法让亚洲各国心服口服。换句话说,日本这个民族还没有体会什么是真正的“仁”。

  (三)恩

  虽然说日本这个民族不懂得真正的“仁”,但是,就我自己的理解而言,另一种思想——报恩,在日本社会同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个人自出生之日,就有着向天皇来偿还恩情的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是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说施恩给别人的人必须认为自己是高尚的,可以接受别人来偿还恩情。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对中国一直怀着感恩的心理,但是在遇到西方这个更好的老师之后,就彻底放弃了中国这个老师。同时也对中国近代的沦落感到羞辱。但是同样他还要把侵略中国作为一种让中国报恩的方式。这也正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地方。日本一直口头上说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但是这只不过是日本人理解报恩的方式,并不是世界人民理解战争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寻求报恩,只不过是一个对外战争的借口。

  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这几乎和我们中国人正相反,我们讲究“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和容忍是美德。不过日本社会的报恩和我们的有恩必报还是很相像的,日本式的报恩,要像“义务”一样的去完成,恩是一种债务,是必须偿还的。对天皇报恩就是“忠”,给父母报恩就是“孝”。这些都是强制性的,是与生俱来的。这样的思想带有很深的东方色彩,一个小孩子自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背负上了一身的债务。然而,这样的强制性报恩和我们的观念还是略有差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这并不是强制性的。在战争中的日本,正是这样的报恩的思想,让一批批的日本青年奔赴了战场。报恩是一种义务,同时也会让他们丧失了生命。作者在这一部分还是略有疑惑,他不是很明白这样的报恩思想在东方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报恩这一现实的行为也再次体现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让这个民族增添了不少别样的色彩。

  纵观其篇章,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中,我们到处能看到茶道等源于我国的文化现象,但是现在却更好的保留在日本这个民族。或许,我们从静态的观点上来看,这不就是“菊”的特性么?

  作者作为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人类学家,以一个很客观的视角,描述了他研究下的日本。然而,本尼迪克特毕竟是一个美国人,日本这个民族的形式作风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我们和日本同为东方的民族,或许对于这种文化会有更深的理解。日本的文化,我觉得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除非你是一个日本人,否则你永远无法理解日本这个民族。对于这个民族我们太多的困惑,抛开历史,日本这个民族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虽然《菊与刀》写成到如今已经有60余年了,但是仍然为我们更好的理解日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想,还是本尼迪克特的一句话最能完整的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去了解的民族,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敌人……

  菊与刀读后感五:

  《菊与刀》是美国作家露丝·本尼狄克特于上世纪50年代写成的一部了解日本文化的作品。

  由于作者是用美国人的眼光看待日本,所以对日本的文化现象、社会风俗有着不一样的视角。

  日本的文化很多是传承于中国,因此,日本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风俗我们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对于美国人,却始终无法理解。比如关于“孝道”,日本的孝道和中国的相似,但在美国人看来就有些大惊小怪了。他们无法理解孩子对长辈毫无怨言的孝道。美国人历来认为“我不欠别人的”,所以他们没有社会负债感和家庭负债感,他们可以对父母温和友好,甚至帮助,但他们不会有被强迫的孝道。由于负债感,使得日本人更加勤勉、克己,但某种程度上,也使得日本人暴戾凶残。他们无法容忍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

  日本人的等级制度也是美国人无法理解的。美国人强调人人平等,美国人视人权如生命,但日本和中国一样,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要维持社会的等级。即便在现代社会,这种等级制度照样坚不可摧(读后感www.name2012.com)。处在不同的等级层次,就会拥有不同的责任、义务和权力。每个人都自觉地找到自己的等级层次,努力偿还对社会、对家族的“债务”,这就是日本社会,也是中国社会。

  当日本人在本国实施等级制度时,他们各就各位,各司其责,整个社会秩序井然。但是,当日本人将这种制度推行到国外时,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反抗。因为日本人自信地认为这种制度会带来“大东亚共荣圈”内所有子民的感激,然而,他忽视了这种强迫带来的反感,尤其是来自一个外族的强迫。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象征。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尚礼而黩武,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在“菊”和“刀”之间摇摆。日本更像是一台机器,个人只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服从整体,牺牲个人,这是日本人,也是中国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美国人当然无法理解这种观念,任何时候,人是第一位的。日本的战斗英雄是杀敌多少多少,美国的战斗英雄是拯救了多少多少同胞,完全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了日本人宁愿战死绝不投降,而美国人一旦伤亡超过限定,就缴械投降,保全性命。日本人无法容忍美国俘虏在战俘营里开心的说笑,他们认为做俘虏是最可耻的事。而美国人则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在看日本人的同时,我总是能看到中国人的影子。毕竟日本是我们的近邻,千百年来,他从中国剽走了不少文化元素,比如佛教、儒教、文字,又以本国的特色加以改进。日本是一个让我们不能安睡的豺狼,他的穷兵黩武和侵略本性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摘一段本书的结束语:目前,日本人知道,军国主义是一盏已然熄灭的灯。他们将关注,它是否也会在别的国家熄灭。如果它不灭,那么日本人就有可能重新点燃他们的好战热情,炫耀他们能做出“巨大的贡献”。现实不幸被作者言中,当前的日本,正是军国主义抬头,右翼势力猖獗之时,日本人总把自己看作高一等的世界国民,对世界负有“社会责任”。他们要按自己的想法,将世界纳入他的等级化制度中,这是每一个主权国家所不能容忍的。

  菊与刀读后感六:

  《菊与刀》,作者: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1887-1948),美国女人类学家。她在1944年接受美国政府的委托,从事日本民族的人类学研究。在当时两国交战,无法进行现场交流的情况下,露丝仅仅凭借调查在美国出生的第二代日本移民,观看日本的电影、纪录片,入读日本的出版物、以及他人的日本研究文章写出了这本书。这本书也成为少有的完全通过二手资料完成的学术著作。在书中,作者通过菊花和刀这两种日本皇室的象征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动机等。这本书面世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了,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了解日本的重要学术著作之一。

  我是在去年买的这本书,但直到这几天才拿出来。总体来说这还是一本学术读物,自然读的并不是太容易,有些地方有些晦涩,再加上本人的水平实在太差,悟性不够,所以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虽然如此,学习终归是一件好事,而且本人对这些方面也有一些兴趣,所以在读过之后还是有所学习的。

  说实话,我对日本没有什么好感,我想大多数中国人有同感。作为中国人,谁也不会忘记抗日战争。8年抗战的胜利对于近代中国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件啊。从八国联军开始,甲午战争、二十一条、五四运动、9·18事变、12·9运动、8·13抗战、西安事变,直到七·七事变,中国在20世纪的头50年都与日本有着重大的关系。在这50年间,有多少中国人被日本人杀害已经无法准确统计:旅顺口惨案,全城2万多人只剩下36个人,济南惨案6千多人被杀,南京大屠杀30万人,以及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大小小的血案、惨案……,仅仅8年抗战,中国死伤超过3500万人,这笔笔血债,条条人命都是日本人欠下的。当然如何区别对待日本人民和军国主义政府,如何区分普通日本人和右翼极端分子对我来说不应该是件难事,但问题在于日本人就是日本人,日本政府所表达的就是日本人民的意志。所以在现实的世界中,中日之间的斗争和制约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在书中罗列了种种日本人的矛盾表现,既文雅又残暴,既谦逊又无礼,既爱美又崇尚暴力。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着重强调了日本这种矛盾性格来自三个方面的原因:日本人的“等级观念”、日本人的“情义观念”和“羞耻观”,以及日本社会是如何训练、培养和继承这些民族特性,并在社会生活和国际斗争中加以运用的。

  日本人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民族。在日本的神话中,日本民族是由猴子演变来的。日本民族的起源传说其实就很生动的表明了日本民族的性格和宿命。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猴子呢?日本民族就是一只野性难驯的猴子。既有可爱伶俐的一面,又有冲动、暴力的一面,既聪明又愚蠢,既认真好学,善于模仿,又一知半解,没有耐心,总之,日本民族就是一个处在半人半兽之间的民族,虽然表面是一副人的皮囊,但骨子里依然是未完全开化得畜生。《菊与刀》的作者虽然看到并阐述了日本人的这种矛盾,但还是不够深入和透彻,没有从更深远的历史中寻找线索,发现依据。当然这也是由于作者对东亚历史的了解有限。

  二千多年前,秦帝国统一中国。始皇帝为长生不老,命令术士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出东海寻找灵丹妙药。当徐福一行到达日本时,人类的文明才第一次照耀这个太平洋中的大海岛。当地的土著人——日本人的祖先,那些由“猴子”变成的人才见到了比他们不知先进多少年的文明。从那时起,这些土著人开始学习模仿穿衣遮体,种地为生,建房以避风雨,才渐渐有了语言,甚至才刚刚开始学习用火。由于这些人类文明的基础不是自己演化来的,而是从其他民族那里模仿和学习来的,所以日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进化历史。历史发展到了唐朝,日本再一次被大唐文明所震撼,又一次向文明的大唐学习,这一次学到了从社会习俗到政府设置,科举制度,土地政策,甚至宗教、服装等等各个方面,并且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终于创造了独立的日本文字。但是毕竟无论是社会制度、文化风俗都不是本民族的,所以日本人的这次学习又是一次被阉割了的学习,仅仅学到了表面的形式,而没有参透背后的内涵。到了近代,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又转向更强大的西方学习,学到了船坚炮利,却没有学到人文民主;学到了弱肉强食,去没有学到人到尊严,学到了霸权,却没有学到自由平等。纵观日本的历史,日本的发展几乎全部是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模仿,唯独没有日本本民族的发展,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日本民族也在千年的模仿学习中,形成了一种强盗逻辑,即什么都可以从别人那里拿到,如果别人不给就去抢,去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惜任何手段。这不就像是一只猴子总想变成人,学人穿衣,学人吃饭,学人读书认字,可是无论读了多少书,可书中的道理却一点没明白,没学会,因为在猴子的世界里,人类的思想和规则并不起作用,而这只猴子拿来的多了,条件反射的形成了从人那里拿东西的习惯,但人类不能满足它的兽欲时,这个畜生的兽性就发作了,进而其野蛮禽兽的一面就表露出来。自卑、学习、亏欠、嫉恨、暴怒、发狂、失败、自卑……,日本人就是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自我施虐,最终形成了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隐忍和狂暴的两面极端。

  总之对于日本人的性格和思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概括。首先,日本从古到今从未有过任何给人类思想史和文化史带来重大意义或变革的成就和影响。所谓的日本文明和思想不过是在中华文明和西方文化得基础上进行的小修小补,是一种离开日本刀岛就无法存在的地方寄生文明,其存在和影响的意义甚至都没有美洲的印第安文明重要。其次,从古至今日本人没有为人类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贡献出任何有价值的成果。当前已知的日本的文化、思想甚至经济等无不包含着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内容。日本人只是将这些东西拿来,糅合在一起,学到了皮毛,但永远无法学到精髓,因为日本人不具备这样的智慧和能力。最后,日本人清楚的知道自己其实只是一只会照猫画虎的猴子,文明中的每一样东西都不是自己的,所以在东西文明的夹缝中终于找到一条生存之道,即自身存在的理由就是永远跟着最强的那个,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做到了。

  日本的矛盾思维和行为从最根本上说是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导致的。日本文化到目前所有的成就都是寄生繁殖在其他文明上的。日本的谦虚表现在日本是一个好学生,但日本的骄狂则表现在日本从来没有真正学到思想的精髓,也就是只有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像猴子一样以为穿了人类的衣服,有了人类的皮囊,会说人话就是人类了,这是幻想。日本从明治维新后的表现就像一个猴子暴发户。日本是战术的行家,但是战略的矮子。从对美国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当年美国人用大炮轰开日本国门,二战时不惜为幻想与强大的美国一战,战后直到现在对美国百依百顺,从中可以看到日本的战略表现是极度摇摆的,从来就没有一个真正清晰明确的定位。无论是脱亚入欧还是谋求亚洲霸主地位,妄想的成分都大于实际的审慎的思考。这种战略谋略是肤浅的,可是日本人永远也走不出这个怪圈,其原因就是日本从来没有过真正独立、自主的思想和行为观念。日本文化历史的积淀中有太多外来的东西,日本没有很好的消化,而且采取一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加以分拣、舍取、提炼,从而导致思想上的缺失,进而影响了整个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无论日本的菊花多么典雅,日本园林多么精致,日本传统文化中都能看到中华文明的影子,而无论日本的战刀多么锋利,也无法摆脱西方物质思维的影响。

  现在说说日本人的“羞耻观”。记的看过一篇文章,说日本人为什么总是在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上纠缠不清,是因为日本人有与世界其他民族完全不同的“羞耻观”,即做贼不被发现不为耻,做贼被发现是最大的羞耻。好奇怪的“羞耻观”,做了坏事,没有被别人发现自己不会觉得内疚,没有负罪感,如果被人发现做了坏事,会觉得很丢人,但不是因为做错了事,而是因为被人发现了,所做的坏事不重要,而是自己被发现失了面子、丢人了是耻辱的。从露丝的书中也可以看到耻辱观对日本人的影响。在书中,作者把这种“羞耻观”归结为日本人重现世,轻生死的世界观,对感官享受的推崇,以及情义观对日本人的影响,日本等级观念的要求每个存在的人应该有相应的地位和人生评价,如果做了于自己地位不相称的事就会被人嘲笑,就会在社会上抬不起头来。日本人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形成了奇怪的“羞耻观”。说好听了是自我要求高,说不好听了就是自虐成瘾。日本人的种种变态行为:吃人肉、吃粪便、剖腹、变态的性乐趣等等都说明日本民族是一个在思想上没有完全进化的民族,虽然人类都有其动物性的一面,但日本这种集体的、日常的、习惯化的兽性行为时人类社会中绝无仅有的。对日本人而言,像鸵鸟、缩头乌龟一样在侵略行为和罪行上拒绝认罪,躲躲闪闪,含糊其辞是日本人本能的表现。这再一次说明日本民族是思维浅薄和混乱的下等民族。在历史问题上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表明了日本民族和日耳曼民族的差距,从而也证明了日本根本没有资格成为世界的一流国家,没有担当,不负责任。日本奇特的羞耻观使日本从来就没有过与过去进行彻底决裂的勇气和决心,更别提行动了。所以对于日本而言,任何与其民族自身性格不相配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现在追求入常,出兵反恐等动作不断的日本与一世纪前妄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打日本帝国如出一辙。

  日本民族性格上的矛盾差异其实是日本民族极端自私本质的外在表现,日本民族的羞耻观更是对日本民族自私利己本质的反映形式。重视自身的低级“感官享受”,强调个人的、极端自我的所谓荣誉、名义、在忠君、情义的名义下所谓自我牺牲等等,其实无不在说明日本民族的极端自私。整个日本民族在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从未有过对人类自身及其发展的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从没有站在更高的历史层次上面对人类自身的命运。日本既没有中华民族的广博大义,也没有西方对人类个体的思考,日本民族在人性上是虚伪的,是没有灵魂的民族,其行为和思维上的极端表现就是一个无魂的躯体在不断的寻求可以寄生的地方,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可怜的民族,从根本上说,不过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寄生虫而已。

  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这本书的最后准确预言了日本在经济上的崛起和成功,而且也预言了日本政治、军事野心的死灰复燃。作为一个人类学家,露丝的这本《菊与刀》是成功的。尽管作者是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角度来看待日本,但确实系统的阐述了日本的性格、思维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日本人行为的内在依据和意识动向。

  在日本,无论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还是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都没有经历巨大的动荡和革命。没有像法国和中国那样,整个社会和阶层,每一个人都被裹挟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彻底摧毁旧的社会和制度,从根本上进行思想解放,日本甚至也没有像英国那样,虽然保留了君主制,但社会自下而上发生了巨大转变。日本无论那次变革都是从上而下的转变,日本社会从没有经历过彻底的扫荡,人们的意识并没有从更深处进行变革,无论外在世界变成什么样,但日本人最内在的矛盾东西却从未打破过。这就使日本民族的命门,是它的最薄弱之处。中日两国在东亚地区的斗争还将持续很长时间,虽然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这个时间并不长,但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政治环境来看,这个斗争是再所难免的。未来会终有一战,这将决定亚洲、太平洋西岸的霸主是谁,但更重要的是将日本从脱亚入欧的幻想中打回到亚洲现实中,这一仗必须要够狠,要打得日本经脉尽断,触及日本的灵魂深处。这一仗可能是战争,可能是经济,也可能是意识形态,总之这一仗之后,日本应该可以成为中国对美防御的一道屏障。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日本民族这些所谓的性格、思维特点,牢牢掌握对日斗争的主动权。

  菊与刀读后感七:

  这是一本相当难懂的书,基于本身它的研究对象---日本,就有很大的矛盾性。而且美式描写方法加上人类学家的研究方式,这本书让我拥有了很深的感受。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此处用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

  天皇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一个傀儡的角色,但是日本民众对天皇的强烈“尽忠”感却从未消失,这种特殊的感情,支配着他们做出与我们所认定的价值法则相悖的事。《菊与刀》在描述这种抽象情感时,用了二战这一具体事件来体现。上午手中还紧紧握着枪杆,下午便悠闲的上街采购物资。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日本人本身并无自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日本对与道义与军部的坚定感,促使他们的军国主义思想在现在依旧主导着他们的内政外交活动。

  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表示“义务”的词汇往往涵盖一个人的负债意识——从最大到最小,这个词便是“恩”。“一杯冰水纵然微不足道,但总归我钱那个家伙一份情,这会影响我的荣誉。不管是一钱抑或半钱,背负着这份人情债,我将死不瞑目……”对琐事如此过敏,如此痛苦而且易于受到伤害在日本被视为美德。欠债意识会使人很容易被冒犯,日本人证明了这一点。日本人否认美德有与邪恶作斗争的含义,没有任何恶是人类灵魂所固有的,那些“粗暴”也只是“人之常情”,是人类不应该谴责的幸事。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除了要看到自己外,也要看到别人。只有一起合作,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

  菊与刀读后感八:

  在过去,我是一个强烈反对日本产品的消费者,不喜欢去家乐福连锁超市、万宁等等与日本有关的消费场所。产生这样心理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日本对中国所做出的伤害令人难以从内心深处消除。日本的一系列侵华事件,尤其南京大屠杀的三十万人口的壮烈牺牲,不时地提醒我,日本的罪行是永远也不应该被中国人原谅。

  在我过去的高中生活中,像我这种痛恨日本鬼子的人竟然会遇到十分迷恋日本动漫的一个同桌。我常常在想是不是连老天也在暗示我,作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中国人是因该原谅日本鬼子对中国所犯下的罪行。但是,时间久了,我发现我越来越痛恨日本。为什么呢?我的同桌竟然被日本动漫迷到可以说是去了理智,她不仅把自己的穿着打扮成网球王子中的人物,每天唱着日本歌曲,学日语······她所做的一切让我觉得有点恶心,同时她的做法也成为我痛恨日本产品的催化剂,加速我的情感世界发生变化。当杨丞琳在采访中说到南京大屠杀只死掉三十万人这么少人时马上就被中国内陆的人封杀,我的内心也因为杨丞琳的话而痛恨她,想起过去我对她还挺喜欢的,可是经过这件事后却是三百六十度的转变。

  随着时间的消逝,以及自己的社会阅历增长,看待问题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尤其近段时间通过学院举行的读书文化节,我特地挑选了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作的《菊与刀》作为我的阅读的书目。当我把《菊与刀》从头到尾地阅读过一次后,我发现自己过去对待日本的态度过于偏激,我只看到日本丑陋的一面,却没有了解到是什么力量让日本具有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勇气。自从上大学必修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我懂得看问题需要全面,不应该以主观去臆测事物的发展。

  为什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能够如此快地恢复元气呢?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日本人呢?想必每一个人,包括当时《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也想知道日本人究竟是在怎样的一个文化环境下生活的。经过本尼迪克特深入的研究,最后编成的《菊与刀》,我们也就可以从中得到答案。

  原来日本人有着强烈的“耻感文化”,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前者的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环境,而后者在于人的内心。“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因此“菊”与“刀”也是对日本人矛盾性格的象征,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例如:日本人既爱美又黩武,既尚礼又好斗,既服从又不驯。

  日本人非常视非物质资源,他们认为精神是一切,是永存的,虽然他们也不否认物质的不可或缺性,但是物质却是次要的,是瞬间的。

  日本人有一种“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的信念。即使在签订投降协议书的那一刻,他们也认为这是他们预料中的事,事情只是按照他们的想法进行而已。在我看来,这未必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态度,更有利于日本战败后的家园重建以及经济、政治的发展。

  另一方面,日本人对待天皇的态度却有非常令人惊讶,在他们认为,“天皇就是一切”、“日本没有天皇就不是日本”······日本人只要天皇有令,纵然只有一杆竹枪,也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战斗中去。于是出现“神风”飞行员驾驶小型飞机以自杀的方式进行撞击美国军舰。这也许就是之前所说的“精神就是一切”,精神战胜了物质。还有令人不可思议的就是,日本军队中竟然没有一个受过训练能够在大战中搬运伤员进行抢救的救护班,也没有系统的医疗设施,伤病员往往会被负责的军医全部枪杀,或是自己用手榴弹枪杀,以防止被敌兵俘虏而迫使做叛徒。

  还有的就是,日本人对失败、诽谤或排斥的反应很敏感,面对别人的攻击,他们一定会反击,即使是自己的主君也要洗刷罪名。但是当他们为自己洗刷罪名后,同时也因为触犯了天皇,所以他们也会选择切腹自杀来表示自己对天皇的忠诚。

  因此,日本人的精神不是我们常人所能想象的,他们的想法是独特的,是具有自己的民族性的。他们的精神世界让我敬畏,让我佩服。如果将他们这种精神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相比较,都是不相符的,而且我敢说也没有一个民族能像日本这样特别得宁愿选择自杀来表达自己对天皇的忠诚的民族。

  看完《菊与刀》,也让我产生一些思考。日本人可以把天皇的指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它当做使命而拼命去完成,就算丢掉性命也是光荣的。而我们遇到困难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并没有被天皇牵制着我们,更没有人让我们牺牲,但是我们多数人遇到困难,就只是会退宿,害怕再走进前一步就会粉身碎骨,到时候会更伤。而我自己就是鲜明的例子,在这差不多一年的大学的日子里,我就是害怕失败,害怕失败会带给我挫败感,所以大学的很多事情我都不敢去参加,宁愿不去参加,也不要让失败来否定掉我的能力。我常常跟自己说:“我不需要鲜花,不需要掌声,更不需要荣誉。”可是现在却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是幼稚的,这种想法只会造就自己日后更大的失败,不如像日本人那样“荣誉就是战斗到死”,还能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精彩,就算是失败得精彩也好过自己平庸的度过自己四年的大学。

  尽管我很欣赏日本人的战斗精神,但是他们对中国所做的种种罪行,我还是不能接受。所以我现在的心情就像日本人的双重性格一样,既有恨又有爱。

  菊与刀读后感九:

  之所以想网购此书读一读,是因为在参与北大附小学习期间,在参与海淀敬德书院学习时,在一本宣传杂志上提到了此书,而且两年前也听朋友提起此书,只因那时时间不允许,也就没放在心上!今天手捧此书《菊与刀》,读完它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菊与刀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写的一本研究日本民族性的著作,到今天它仍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主要著作。本尼迪克用“菊”(爱美、尚礼)和“刀”(好斗、尚武)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日本的禅的修行以及茶道就如“菊”,而在战争中犯下的种种罪行就是“刀”。陆续用一约一周时间矛盾看完该书,让任对日本有了这样一个评价:那就是矛盾的日本。似乎我觉得用“精神分裂”更符合我对他的理解。

  首先日本人认为精神必将战胜物质,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甚至相信完美的精神可以千年不变,所以他们不惧怕数量,不担心物质基础,这是一个精神狂热的民族,因此二战时在遭受敌人空袭的形势下,在缺少食品,白天工作劳累的情况下,他们仍能做广播体操来消耗体力,同样人们会以自杀撞机的激进方式来参加战斗。

  在狂热的精神背后,日本人也有一种易乎寻常的冷静力量,日本人有一种信念-万事都是我们主动期求的,决不是被动的,不是别人强加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所以在美军轰炸日本时,广播里会说“敌人终于飞来了我们上空,我们已经预料到此事发生,并为此做好准备,所以没有丝毫值得优虑的”。

  同时日本又是一个人情的世界,他们非常注重报恩,日本人说:“我对某人负有恩情”意思是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享受恩情必须履行义务,报答恩情。如果时间拖欠越久,负恩感越强,报答需要越厚。在日本的百货公司或小商店里,你会听到这样的话“谢谢你,”“这怎么得了”其真实表达的意思是你买了他们的东西,给他们巨大的恩惠,可是他们无以为报,所以他们感到欠疚,羞愧和耻辱。

  美国人对一个人严厉的惩罚是宣布他人格破

  日本人喜欢洗澡,甚至有洁癖。同样,日本人也特别能睡觉,他们不拘于何种姿势,也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睡觉不是为了明天的工作,只是一种享乐。在空闲时也会烹调佳肴,当作享受。特定情况下也会把把绝食当作一种意志锻炼。

  还有一个值得提及的感受,那就是日本人会不断培养一种浪漫式的恋爱,把它当作一种人情。但他们并不排斥性享受,情妇,艺妓,妓女都是公开的,他们也并不谴责同性恋。只是把这种享受放在低微的位置,对情妇也有保障,自愿除外。日本的婚姻和性享乐,并不违背。同样日本人也把酗酒当作一种享受。

  日本人有一句口头禅:“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这是日本等级制的表现。日本不仅是一个以性别,辈分和家长嗣继承为基础的家庭生活,同时也是以神社,氏族神为联系纽带的宗教生活。日本的女子地位比男性要低。但日本并没因此而成为专权社会,对家长,长子来说,地位越高,责任越大。

  再有此书读后得知:日本人的人生曲线是一跟U形曲线,幼儿和老人有最大的人生自由,到结婚前后降至最低。他们在最富有创造性的壮年时期受到最大的约束。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受到各种行为规范的约束。

  日本文化给我们的印象是樱花、木屋、武士以及那个大的“忍”字。日本人呈现给世人的是极为矛盾行为。“菊花与刀”两者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菊是日本皇室族徽,象征忠诚和圣洁;刀是武士文化的代表,象征勇敢和力量。菊与刀的组合,正好形象地刻画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他们一手捧着花,一手拿着刀。有西方学者将其称为“精神分裂的民族”。就拿“报恩”和“复仇”这两个概念来说,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内涵的东西,它可以在同一人身上并存。

  总之对于在历史上曾饱受日本民族带来深重苦难的中国人,认真阅读和思考本书具有更加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这样插入心怀的作品,就一定要逼迫自己进行深度的思考,然后或多或少的在自己今后的工作中去践行一些自身的理解在其中,才算没白看!

  菊与刀读后感十:

  自己以前写的,现在中日紧张,借此来探讨日本人,这是一本研究日本民族性格很不错的书!

  《菊与刀》是一部研究日本民族性格的名著。它由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于二战末期受美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人类文化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民族性格研究,为美制定对日政策及判断日本局势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作者以其严谨客观的立场,深刻的洞察力和理性的眼光来对这个二战中敌对的民族进行了十分透彻的分析,直到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其仍是研究和了解日本民族的重要书籍,体现了学术研究的价值,也为我们真正认识日本这个民族打开了一扇窗。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士精神。菊与刀,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而作者正是借着这种极端对立的含义来阐明日本民族性格的双重性和矛盾性。“彬彬有礼而又蛮横高傲;冥顽不化而又适应革新;性格温顺而又生性好斗;忠诚宽厚而又极易叛变;勇敢而又懦弱”这异常的对立贯穿了整个日本民族文化,交织在日本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里。

  作者从日本的文化结构中的等级制度、名分与情义、报恩、道德的压力与困境、自我修养、儿童教育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日本的价值体系,行为方式,得出日本的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的“罪恶文化”,而是“耻辱文化”,从中剖析了许多对日本民族以外的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等级制度是日本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基础。“各得其所,各使其职”这是他们从小要在家中学习和养成的一种规范和准则。这种秩序和等级通过阶层、辈分、年龄、性别、家庭关系结成一种纽带,是日本人明确自身在社会的位置和职责的行为标准,从而深刻影响日本人的对社会和国际事务的看法,。他们信仰秩序和等级,相信“各安其位”是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存在的法则,世界所有国家都应该在国际等级秩序中明确自己的位置。所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理由是为了帮助落后的中国;建立“大东亚共同圈”的目的是让圈内的各个民族“各得其所”,这是日本民族创造力的表现,也是其神圣的抱负。在日本的等级制度中,天皇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相当于神。“日本没有天皇就不是日本”这是每一个日本人心中的信条,日本认为皇室与侵略战争是两回事,所以无论是顽抗到底的日军俘虏还是反对战争的日本人,都把他们自己的极端军国主义和和平主义都归结到天皇陛下,发动战争和反对战争的做法都认为是天皇叫他们这样做的。

  因此,日本军部充分利用了全体日本人对天皇的崇敬,发动士兵要为天皇圣战。“皇军”是天皇的军队,官兵们在战争中要勇敢,要为天皇的荣誉而战,要“为天皇而献身”。在太平洋战争末期岛屿争斗战中,日军由于盟军的猛烈打击得不到有力补给,资源耗尽,武器装备严重缺乏,但到处都是誓死顽抗之辈,就如他们的战术手册上“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敌军之钢铁”上所述,一定要发扬武士道精神,在最绝望的时刻在盟军的大炮和枪口下发起自杀式冲锋,全部“玉碎”,誓死“为天皇陛下流尽最后一滴血”。虽然盟军优势很大,但是日军的狂热和顽抗也让盟军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如非常著名的硫磺岛战役和冲绳岛战役等,特别是硫磺岛战役,美军伤亡竟然超过日军,取得惨胜。另外一个鲜明的表现是日本人在二战中造就了一个传奇,那就是日军在战争中俘虏和战死的比例高达1:120!在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很长时间里,数万名日军战死,居然无一被俘。林彪当时曾认为:“日本兵之死不肯缴枪,一来因日本之武士道的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中国人报复,”在此就可见日本人的一种狂热和固执的精神。正如许多日本战俘所说,日本人“只要天皇有令,纵然只有一把竹枪,也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同样,只要是天皇下令,也会立即停止战斗”。结果,天皇下了投降诏书,各地的日军就全部投降了。盟军在登陆日本本土时,没有遇到丝毫的抵抗,平安的占领了日本,大大出乎了世界的预料。在之后一段时期内接触和相处后,美国占领军简直无法相信日本如此友好的国民就是曾今发誓要用竹枪死战到死的国民!

  日本民族有一种文化,叫耻辱文化。在日本人眼中其实这种文化也是负恩文化,就是承受负担、债务或者重负。日本人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负恩的,对父母、老师、上级等,这些人对自己有恩,所以要不遗余力地去报答,而且恩情不随时间的流逝而减轻,甚至时间越久,恩情越重。受一个人的恩,是一桩大事,因为恩情的力量能超过受恩者的个人意愿。所以,日本人不喜欢随便受恩,以免欠人情。受恩无以回报时,日本人会表现深感内疚,因为日本人看待恩情如同金钱的借出和归还。主动去报恩是很高的美德,而主动要别人去报恩则是一件很受耻辱的事情。相对于“恩”,“情义”是日本人的另一种传统,日本人的“情义”,对社会的情义即同报恩的义务;另一类为对名名誉的情义,即维护名誉使其不受玷污的责任。“情义”里不仅包含着能够忍受痛苦,维护自己的名声和荣誉,在必要时的手段是对名誉毁谤者报复,或者切腹自杀,这是日本人维护荣誉所采取的手段。日本人就是这样想的,一个正派的日本人会同时感到恩情和侮辱,并对两者都要认真回报,并且洗刷污名是算清旧帐。日本人对侮辱和诽谤过于敏感而报复,但只在一定特定场合符合道德的情况下,更多的时候,日本人会稳定的克制的行为,例如:坚韧和自我克制,对危险和痛苦的泰然处之。日本人会尽量避免竞争,他们特有的等级制度能将竞争的内耗降到最低,因为这是“分内的情义”。

  除此之外,日本民族还有一种善变的伦理,日本承认战争彻底失败了,但日本人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他们只是认为,既然企图通过战争的方式建设日本获得世界尊敬的努力失败了,那么今后就采取和平的道路。所以日本人只是认为战争是“过分相信军事力量”的结果,军国主义是一个输掉的政策,是国内外政策中的“重大错误”,并且日本主动考虑制定一部摒弃战争的宪法。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经常会去参拜靖国神社,而且拒绝承认侵略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深层次原因,因为战争在日本人看来只是一种行为方针,他们只需要承认结果失败就行了,对于其过程中发生的事并不在意。

  虽然本书仅凭调查研究报告在美国本土写成,同时本书成书已久,有相应的历史局限性,所以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但作者在书中的理论和观点对于理解日本的文化和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是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的,即使在今天看来都是很优秀和出色。正是这本研究报告写成的书,却是一本初步了解日本民族性格非常有意义的书籍,也是研究日本历史和文化方面比较杰出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