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一:
在语文课上,语文老师用了“落寞”两个字评价他辞官归隐后的心情,我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从小就深受儒家和道家两大学派的影响,逐渐的思想产生了“达则兼济天下”和“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在家人及朋友的鼓励下,他五次出仕。然官府的黑暗,兵祸连年不断,根本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十三年的宦游生涯,对陶渊明来说,仅仅是一场噩梦,他的《归去来兮辞》写得再明确不过了。“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是心性与出仕的矛盾;“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是心性与世俗的矛盾;“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是心性与时代的矛盾。既然如此,“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更何况“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呢!“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理性抉择。“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告别仕途,戡破宦海,归隐田园,是情之所致,性之必然。所以即便是晚年的穷苦潦倒,但内心仍是甘之如饴。所以他是幸福的。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二:
从小就拜读陶潜的诗文,从《归园田居》到《饮酒》,《五柳先先记》到《桃花源记》……一切的一切都凸显出无亮的独特“众人皆醉唯他独醒”
古今中外的仕人对陶潜的称赞不绝于耳,“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了钟嵘对他的最高敬仰;“托类超然,庄骚不能过矣”表现了汪藻对他的崇敬……而欧阳修的礼赞则更加显现出陶渊明独一无二的文坛领袖地位;“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他也有大济苍生之志,却因家境贫寒才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低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而41岁便成了他“退休”之年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命令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即日解缓去职。或许我们应该感谢督邮,若不是他,我们怎能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怎能领悟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快乐,又怎能欣赏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天籁之音?
从此,陶潜转为一介草民,但他是快乐的,一个快乐的农夫要比黑暗中的达官贵人幸福的多,他们永远不会理解“戴月荷锄归”的雅趣;不会感受“登东皋而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快感……五柳先生,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去寻找他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带着丝好奇,是怎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闲适场景?
提起菊,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陶渊明。因为,他是如菊一般的隐士。不慕荣利,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千古美谈,过上了“种豆南山下”的田园生活。
只是,世间繁花千万,何必独爱于菊?隐士,即隐居于山水之间的人吧。这样的人,不错,也许是过着一种如诗般的生活。但却必定是孤独的,逃避了世俗的一切而回归于自然,其结果只会是“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悲哀。
不得不说,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陶渊明式的生活方式是绝对不会存在的。一味地逃避,只会使自己存活于幻想的“桃花源”中。毕竟,现实是必须要面对的。我眼中的陶渊明,排除了他的文人身份后就只是个懦夫。一面抨击着黑暗的政治感伤时事,一面却将自己隐在遐想之中。既为大丈夫,若没有班超弃笔投戎的英勇气魄,也该堂堂正正地立于世间,面对面地与黑暗抗争。即便不能如莲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该像梅花一般在黑暗的洪流中傲然挺立。
在晋朝,他可以抛弃一切过他的田园生活,但在今天,四处是高楼大厦的钢铁森林里,他还能如旧?只怕到时会是一副半人半鬼的模样吧!
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陶渊明,只可惜,习惯于将自己隐藏后散发清香的菊花永不会让我喜爱。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四:
陶渊明,他是写菊的高手,爱菊的象征,被奉为民间传说中菊花的护花之神。喜欢他所创造的那种意境,五柳树下,八仙桌前,与无怀氏与葛天氏对饮,任酒杯中飘出一朵朵纯朴的菊花,高吟:“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然后则醉卧于菊花丛中,吟诗一曲,却给后世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飘然而至。
提到陶渊明,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会是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我觉得他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想当年他身在官场之时,虽然位低俸禄浅,但多少也是吃着皇粮。身份虽然低微,但是如果想往高层扎堆,做些左右逢源之事也不是不可以。但一来他本性正直,不愿同流合污,二来自己也能够看淡功名利禄,不为五斗米折腰便,因而他毫不犹豫地抛弃那恶俗的功名腥臭的俸禄。
至于他的诗风,拿《饮酒》来说,这是一首能从许多方面反映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的诗作。我认为,本诗归根结底就几个字:返璞归真。弃官归隐后,诗人那悠然自得的心态跃然纸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喝着自己酿制的米酒把玩酒后斟酌的文字。闲视野菊盛开,笑看云卷云舒。精神超脱于世,然后挥一挥衣袖,与世相忘。
过上田园生活后,他的日子异常艰辛,本就不擅耕作,自然落得田园将芜。而他愣是坚持了下来,而且还能豁达地忘言到“此中有真意”的境界。那种潇洒是后来那些假惺惺的隐士学不来的。隐士是寂寞的。而真的隐士却是敢于直面惨淡的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即是如此。
有人说陶渊明很懦弱,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向往的生活。有人向往纵横天下金戈铁马的生活,有人喜欢夜夜笙歌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有人为了钱弃一切于不顾,有人为了义而舍生。价值观不一样,没有对错。陶渊明向往的生活就是平静安逸。在我看来静下来隐居,是一种超脱。
我很佩服他,他有着“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勇气;有着“任凭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的执着;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观念。
爱他的勇敢,但只怕与现世早已不符了。
如今有谁能放下功利,尽管不必向陶渊明那样生活困顿。但我们有太多的顾虑,太多的不舍……
然而谁又能否定我们现在这样的努力不是有意义的呢?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五:
菊,花之隐逸者也,自古以来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当百花凋零,草木枯黄的时候,菊花却凌霜盛开。她清雅幽香,但又不像荷花那样孤傲于湖中,“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就像他——淡而有味,雅而有质——他就是陶渊明。也可以说正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使菊花有这样的内涵,更让人喜爱。
我喜欢菊,更喜欢陶渊明。喜欢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的安贫乐道、喜欢他“富贵非吾愿”及“忧道不忧贫”的清高介怀,喜欢他“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洒脱恬淡、喜欢他“我醉欲眠卿且去”的质朴率真。
陶渊明年轻时候“猛志逸四海”,也有在官场大展宏图的志向,但是他家道衰微,而当时的社会门阀士族制度严苛,他身陷官场十几年做的都是些芝麻绿豆般的小官,要想混下去就得降至屈辱,向乡里小儿折腰,陶渊明不是这种人,他对官场失望甚至是绝望,终于发现田园才是他的归宿。在官场的他就如恋着旧林的“羁鸟”,如思着故渊的“池鱼”。
有人说他是在官场混不下去了,才说官场不好,是酸葡萄心理,假惺惺的。我相信很多人都不同意,谁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适合什么呢?我敢说有人到死都找不到自己真正的爱好,现在的年轻人也特爱讲迷茫。陶渊明就是在官场迷茫了十几年找到了自己的最爱,我是如此的羡慕他。
而说他穷的活不下去了,靠朋友周济,去乞讨,是丢了读书人的脸,有吗?我认为那些衣冠楚楚,脑满肠肥,向别人点头哈腰,对上级唯命是从,违心做事的人才是惘读圣贤书。
那些说他消极避世、及时行乐的人更是不懂他了。消极与积极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因人有异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嘛,怎么可以莽然断定他错了呢?在我看来,如果他放弃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而去世俗世界的黑暗夹缝中苟且度日才是真正的消极。
苏轼也非常喜欢陶渊明,他写了109篇“和陶诗”来表达,他这样评价陶渊明:“欲士则士,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叩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六:
公元405年的秋天,陶渊明突然辞去了才当了81天的彭泽县令,回到了他的家乡星子县隐居。直接的原因是“寻阳郡派遣督邮至,吏属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授印去职”。深层次的原因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词〉)他心里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官场上这种违反他个性和理想的为口腹自役的行为,对他来说太痛苦了。
近日仔细研读了一些谈论陶大诗人405年前后行为的文稿,自有一些看法,说之于后,也算一家之言吧。关于他辞官的原因。无论从哪方面说似乎都不那么贴切。说不为五斗米折腰,说不过去。陶渊明在当彭泽县令之前先后当过“江州祭酒”,“江州主薄”,刘裕幕下的“镇军参军”,江州剌史刘敬宣的“建威参军”等好些个职务。就是这个彭泽县令也是因家里太贫困,在家人的劝说下,由他自已出面请叔父等人帮忙求来的职务。在辞官之前连续不间断地当了13年的官呀,怎么到现在才说“心里太痛苦了呢?”你都折了13年的腰了,真想清高的话,那早干啥去了呢?还有人说他是害怕督邮来而走的。督邮是个什么官呢?是上级专管组织监察工作的职务。东晋地方官员的灰色收入很大,已是当时的风气。陶渊明出任县令的动机本来就是想扭转家庭经济困境,才当了三个月不到上级就派来了督邮,可能是上边发现了什么苗头。这说法似乎也有一点道理,因为他“去官”的原因太让人怀疑。仅仅说因为上级来了领导,要你穿得整齐点以礼相迎,你就不肯屈尊,就“去职”不做,这也太草率了点。肯定是心里有猫腻,连招呼都不打,稍稍把官服和公章放在桌上就一走了之。不过这一说法也有不科学之处,陶渊明离职后并没躲到“天涯海角”去,而是回到了自已的老家星子县,离彭泽也就一百多里路,还是江州管辖范围,随时可以传唤他。说来说去,到底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其原因只有陶渊明自已才说得清。
撇开原因,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他的“去职”行为,那实在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当时县令的月俸是“钱2500,米15斛”。相当于现在的1250元现金外加480斤大米。还有三顷(45亩)“占田”的经营收入(这些都是合法收入),“其它”收入那就更别说了。一个42岁不到,政治前途无量,年富力强的中年男人,突然抛弃这么多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回到山林之中去度寂寞余生,真要好大的毅力啊!难怪后人盛赞陶氏清高之至。
然而纵观陶渊明的行为,我觉得应辩证地看待。一方面看,他值。他远离城市的喧哗,政务的缠绕,回到山水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才写出了那么大量传世之作,成为千古流芳的田园诗人。就象余秋雨先生在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政治工作处于顶峰时突然辞职,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因为这个彻底的决策才成就了一位文化大师。从另一方面看,陶渊明又亏了。一是他对不起他的妻儿老小。“去职”属于自动放弃工作,那么辞官回家的陶渊明当然就没了收入,坐吃山空,最终一家人跟着他受穷。你是清高了,可你的家人呢,你的责任感呢?韩愈的《圬者王承福传》说:“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一个泥瓦匠对家庭尚且有这等责任感,你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却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跑到家里整日以酒为伴,不管妻儿死活,算什么高士?二是他对不起彭泽人民,你不当总得要人来当,彭泽不可能没了县令。别人能当你为什么不能当?你当年的“猛志逸四海”“大济苍生”的理想和抱负呢,怎不用在彭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啊!连个招呼都不打就跑了,你太对不起彭泽的黎民百姓了。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再说好也好不到哪去。你躲在星子那个自创的“桃花源”里写些诗对彭泽人民有个屁用。三是他对不起自已。辞官回乡的陶渊明实际上并没忘了当年的风光,沉重的心理负担压得他精神颓废,整日借酒浇愁,每有人来必饮酒,饮必醉。他的朋友颜延之来看他,送给他二万钱(相当于人民币一万元啊),他全部存入酒家,陆续喝酒喝掉了。大家说说,这象了人吗?一只躲进树丛里的小鸟,立志不再唱歌,那又有什么意义?大江东去,江山代有才人出。你一个酒鬼躲在这山野之中,你就自作多情吧,你的一切只说明你的无能。朝庭照样上班,国家照样运转,勤劳勇敢的彭泽人民照样生生息息。你写了那么多的诗是不假,可那些对你陶渊明自已又有什么用?当时没有媒体给你发表,你的伟大诗作只能放在门角里长灰。等到这些作品流传时,你的骨头却早已成灰了。从42岁到62岁一直过着这样的日子,我看是不值。酒是伤身体的啊,所以你才只活了62岁就终止了你那才华横溢的生命,你太对不起自已了。好就好在你家在星子农村里,有田种谷子,有地种菜,如果你家在九江市内,看你能隐居得几天?恐怕早就又只好厚着脸皮求叔父重新安排工作去了。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七: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流云伴着坎坷飘过清幽的山涧,风雨携夹沧桑掠过古老的年代。东晋——一个风雨飘摇,乱世纷杂的历史片段。壮美的宫殿,无上的皇权,个人的壮志满怀仅似一蜻蜓点过湖面泛起的涟漪,黄龙褂的苍穹下,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腾起壮阔的波澜。归隐途中的元亮,你的失落与无奈又何止一恨字了得?你“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壮志还没有离弦驰骋,就已湮没于一声无以名状的“归去来兮”。“世与我而相违”,市廛的喧嚣只在心中投下失落的阴影,你毅然驾车远去,一路尘土飞扬,并无一人举酌相送,也曾幻想,更曾迷离,或许还有布谷鸟的吟唱未央……
晨露,清酒,鸟鸣,诗意的田园生活如一只曼妙而又深远的骊歌,元亮你沉醉于它的音符,陶冶于它的旋律。种豆南山,采菊东篱,望断天涯,心远地偏。随心而游的你并没有刻意伪装,却赢得了身后一字靖节的高风亮节,随遇而安的你只做本色自我,世后人却流传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于世间绵远流长。你的心境照亮了黑暗的仕途囹圄中人,你的理想幻化成了千百年文人雅士追寻的目标。一切的一切,元亮你都在恣意间挥洒,无意间流露,人如其生平,你生活得自然洒脱,无拘无束,却也桀骜不羁,暗含几许惆怅。曾记否你“抚孤松而盘桓”,并没有忘却百里青山之外百姓的疾苦,你孤单并非因为你不快乐,只是无相与者,你感慨于乱世不随人意,理想不称现实,于是你劝人“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于己你“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梦想并非你所抛弃,是乱世不容你一盏明灯,高风亮节。事后,不需思虑,无需慨叹,你融入自然,逢客必饮,有酒必醉,醉于山水,更醉于心。春及则种,夏至则耕,秋来则收,冬来则闭门自赏风景如画。一室之内,多日感受,你更名一字潜,是潜心,抑或是潜于世俗之外,或许只有那日你檐下的鸟儿瞥见了那一瞬你面部的光华,然而几千年的轮回,东晋的鸟儿飞断了羽翼也到不了如今的年代,那个时代的记忆只有随风消遣,埋藏于时光的车轮匆匆,终只有“陶潜”二字出土,留给后人无尽的景仰与浮想。
十载一轮回,生命的光华经不起时光的侵蚀与打磨,不论你如何超然于世,依然会叹于“感吾生之行休”,亦或许是你真的超脱了凡人对于生死的遐想与恐惧,早于你有生之年便有“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豁达。真的是生如夏花,死若秋水,平静得原于自然,归于大地。
纵览你一生清贫,诗般的生活入梦,你的形象却也一样高大,同样迷离。后人的眼光还不足以承载审视你一世的光环,稚幼的眼中你永远是亘古的英雄!沧桑的古老遗留下不变的客观,而不同的年代又有不一样的论断,你定格在古老的东晋,而在我狭小的部落格中赋予你的是无限的景仰。我眼中的陶渊明,只一词心境缠绕了一生的潇洒旅途。
我眼中的陶渊明,心境如其人,千年之叹于陶潜五斗诗魂!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八:
宋代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我们暂且不说此话是否恰当至少看出后人看对陶渊明的推崇。
在晋宋交替的乱世。政治昏暗,吏治腐败,陶渊明在仕途不如意和对官场不满发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呼喊后,草草结束了自己九十余天的彭泽令生涯,归隐田园。似乎从那时起陶渊明成为了一个神,一座高峰,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偶像。后来的王维、辛弃疾、陆游等等都在向陶渊明靠拢,他们在厌倦了官场生活后往往回归到这里。
在人们盲目的崇拜陶渊明时,我想到老庄的无为、中庸思想,消极避世这不是人生的本来。陶渊明面对的统治,老百姓民不聊生时,他做过多少?他努力过多少?对!有人会说政治昏暗,不是他所能改变的,我想如果人人都这么想那政治是不会有由暗转晴的一天。就算最后失败了,也没有什么,毕竟努力过。在政治同样昏暗的宋朝有明察秋毫的包拯;专制统治残暴的明朝中叶有铁面无私的海瑞;在丧权辱国的清末年有大义凛然的林则徐、以死柬国的王鼎……他们虽然都没有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但也都独树一帜、造福一方,汗青流名。而陶渊明呢!努力过多少,辞去彭泽令时年仅40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却辞官归隐去过虚无避世的生活。
毫不客气的说,陶渊明是一个生活的逃兵,命运的逃兵。他除了所谓的高风亮节和虚无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流给后人,他还留给后人了什么?他还能留给后人什么?在文学史上地位与他不相伯仲的苏轼留给后人一座苏堤和全城百姓倾城泪别太守的故事;辛弃疾留给后人投军报国,为民杀敌的英雄气概;文天祥留给后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丈夫气魄;甚至连李白杜甫这样仕途比他还要失败的人都始终心牵百姓、在一次一次的失败后寻找新的途径来报国报民。这些陶渊明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因为陶渊明,后来不知多少青年才俊放弃了报国的机会而去选择与陶渊明相同的生活,试问中国失去了都少能臣才吏!这些人都想错了,他们不可能成为陶渊明,选择陶渊明的道路注定他们只能成为沧海之中最平常的一粟。
综观中国文学史,李白以豪放和放浪不羁、天马行空的诗风占据一席之地,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豪放的诗风著称,李清照、柳永以含蓄的词风、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婉约”一派。而将陶渊明田园诗发扬光大的王维和孟浩然在文学史的地位则无法与上述诗人相提并论。真正也只有陶渊明以田园诗在文学史上能够站距一席之地,说明虚无思想是不得人心的,陶渊明和他的诗也只是士大夫阶级在厌倦当时生活后用来排解内心空虚的诗文而已。他的诗和思想也只是当时社会造就的他和他的诗
这个世界需要也只需要一个陶渊明。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九: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悠悠南山,幽竹清泉,是谁在此缄默,不问世间繁华?是谁在此隐忍,了却仕途沧桑?是谁在此酣然,成就心事辞文?
且看那种豆的背影,并非农人的硬朗麻利,也并非全无一番勤劳卖力。怎知他此时是否会想起曾几何时的荣禄与奢华?
且看那门前的几株苍松翠柳,闲适安逸的庭院里,几位好友并坐相谈,一壶好酒引得诗情百般,全道是两袖清风自得安宁。
此人为所有不得志的仕人开寻了一条新的出路——隐逸。
他同样有着满腔爱国之情,可望有朝一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儒家思想教会他退守、忍耐。然而,浑沌的社会并不容许一丝光亮,他已无奈至极只好抽身而出。
也许有人会说他怯弱、不坚定。我却觉得他这样做是正确的。
留在朝廷中做什么?与诸人同流合污?或者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如果真是这样,倒成了另一个祸害。
当自己的力量小到危及自身性命的时候,适时抽身躲避总比做无畏的牺牲明智。
也许,他也时时为自己的“无能”而悔恨、感慨、惋惜。倘若他愿意当下了结什么,也是有情可溯的——看不了自己的国家如此沉沦下去,也不妨一死了之。但他勇敢地接受现实,只是不再费神企图左右。“世人皆醉我独醒”一般凝视着事态变化,以“忍者”的冷静对待它,他——陶渊明——也算得上另一个意义上的勇士了!
“不求甚解”的他看似对凡尘不屑一顾,却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他“解”国之痛之“甚”,是否是凡尘对此不屑一顾呢?
主观地讲,我欣赏他的灵活。在朝则用心为官,退隐则豁达自慰。一种君子的宽容在他身上发亮发光,让不禁心生敬畏。
究竟因为他的成就显出他宽容,还是他的宽容塑造了他的成就,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反复思考过许多。在如今的社会中,优劣并存。该选择走什么样的道路来建设未来的中国,听起来沉重,却也是陶渊明留给后人的启示吧!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十:
陶渊明,字元亮。晚年时更名为潜。谥号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就是现在的江西九江。曾祖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
但在陶渊明的少年时代,家族的显赫已经成为历史。有时候日常生活所需也出现危机。陶渊明年轻时徘徊于仕与隐之间。在那个年代,做官是所有文人的入世之道;正所谓学而优仕。然而看样子陶渊明是不大喜欢做官的。二十九岁那年,他做过江州祭酒的小官,但很快就“不堪吏职”辞职不干了。此后一直在家隐居,直到中年后迫于生计,又一度出门任职。当他在做彭泽令的时候,他因不想“束带”去见督邮,说了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又辞官归隐了。这一次是真正地归隐田园,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陶渊明的这种行为可能会让人觉的不可思议,从他的事迹可以看出他是个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的人。这样的人让他去做官,每天逢场作戏官场酬酢,定是难受得很。当他真正抛弃了所谓的“功名利禄”之后,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向他敞开了。从他的诗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的精神世界迈向了另一个层次。是一种我们许多普通人无法想像的境界。
这就是陶渊明,一位有着自由思想的诗人。